專訪/台灣影視3年60作品沒問世!林予晞曝演員私下對話:很無奈

記者黃庠棻/專訪

懸疑犯罪影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是台灣第一部以週刊娛樂記者為主題的影集,將挑戰台劇史上最大尺度,血淋淋揭露演藝圈不爲人知的潛規則,由林予晞、薛仕凌、王渝萱、柯淑勤、李銘忠、宋柏緯主演,播出後在社群網站上引起熱烈討論。

林予晞在《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飾演資深記者「劉知君」,近日她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時,大方談及了接下此片的契機,透露當時製作單位找她去試鏡,見面時選在鏡週刊的大廈裡,當時她一到現場就被問「妳是開車來的嗎?」

就是這一句話,讓林予晞心中警鈴大作,笑說「我怎麼可能自己開車去週刊的所在地,不想開車去那棟大廈」,坦言週刊給人感覺就是「亦正亦邪」,但內心知道《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故事寫的就是娛樂記者,所以當時到了週刊辦公室時,她以一個「評審」的心態去了解這個生態。

對於飾演一名記者,林予晞坦言「藝人跟週刊是對立的」,既然有機會「站在同一陣線上」,在拍攝的過程肯定會學到很多東西、經驗,因此才決定接下這個角色,笑說「一方面緊張,一方面覺得合作會很有趣」。

而在本劇開拍前,林予晞跟薛仕凌都有到週刊實習,被問到有無對記者這個職業改觀,她馬上熱情分享「原來記者面對八卦的態度很嚴肅,這是我沒想過的,是到田調的時候才發現」,直呼「他們很認真面對自己的工作,發現記者對八卦是很嚴肅的,雖然寫出來比較接地氣,但真的沒想過會議上會這麼正經」。

不僅如此,林予晞進一步分享,她在當「實習記者」時,曾有參加提報會議的經驗,笑說「一個藝人闖進人家會議感覺很奇妙」,很怕自己會影響到記者們的工作,結果她一進入會議室後,發現氣氛相當嚴肅,連咖啡都不敢喝一口之外,一丁點聲音都不敢發出,就這樣坐在一旁待了一個小時。

談及參與會議的心得,林予晞對於主管們的態度印象最深刻,分享「他們有特別拿捏,很意外」,原來是有某些議題她認為很值得報導,但主管竟然會認為不要報導,讓她直呼「覺得很反轉」。後續,林予晞也有實際參與提報,用角色劉知君的名字參與會議。

對此,林予晞分享提報過程,要用真的公眾人物名字,去虛構出一個新聞,她驕傲地說道「有被主管稱讚」,新聞被說滿有趣的、題目很穩,笑說自己是「模範生」;而在飾演記者這個職業上,她最在意的是「能否說服記者」,很怕自己過度呈現,會讓觀眾認為「刻意想幫大家洗白」。

事實上,對林予晞來說最大的挑戰並非飾演記者,而是自己角色劉知君的個性,坦言劉知君工作可以做到一百分、公事公辦,不需要各種人情交換,把工作留在工作上,對世界漠不關心,以上這些特質跟她本人都很不一樣。

在《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上線後,林予晞勤跑宣傳、接受專訪,努力到抽空去看中醫調身體,被醫生把脈後得到「氣很虛」的診斷,但她仍樂在其中說道「得知這部戲要上,格外珍惜」,原來她在這部戲拍到後期時報考了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目前她就讀二年級,至今已約三年時間。

在這些年裡,林予晞透露就自己所知,台灣影視圈拍了近60部的作品,有好多戲都沒有辦法順利播出,直言「真正能夠支撐演員不是片酬,而是戲劇有沒有問世」,而自己演出的作品至少有4部仍「下落不明」,還沒有機會跟大眾見面,因此《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能夠上線,讓她多次強調「感激萬分」。

對於台灣許多影視作品無法問世,林予晞也分享了演員們私底下的對話,不管是私底下或是工作場合相遇,問及圈內朋友近況,大家都會說「作品還沒上」,許多朋友都感到很無奈,卻也沒有辦法憑一己之力讓作品公開,因此她再次說道「能夠上線已經覺得很開心」。

除了演員身份外,林予晞曾說過想要轉當命理師,至今她仍時不時會有這個想法冒出,但多了一個「學術研究者」的方向想邁進。雖然宣傳戲劇很疲憊,但林予晞自己釋放壓力的方式就是算塔羅、人類圖,在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前一天,她才找朋友算了自己的近況。

算出來的結果,林予晞就目前的狀況來講「演員這件事很像生命中的一片方舟」,而她所喜愛的攝影、學術則放在小船上,直言「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船,風會怎麼吹不知道」,意外透露了放下演員這個身份的可能性,她笑說「就是順其自然,總有一天會下船」。


標題:專訪/台灣影視3年60作品沒問世!林予晞曝演員私下對話:很無奈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