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偶像,才值得被喜歡40年!


劉德華有一首歌叫《笨小孩》,裡面有一句歌詞:城市裡的朋友們不用去灌溉,花自然會開,自己總是會慢人家一拍。

歌曲最後他還說了“笨小孩叫Andy”。


這不是凡爾賽,因為歌詞裡面的“笨小孩”完全是他的調侃式自我寫照。


笨小孩的TVB歲月

劉德華出生香港大浦,從小就在農村長大,6歲那年一家人才從大浦漁村搬來城市。


那時候劉德華一家都很窮,住在貧民區“鑽石山”,房屋還是木頭做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11歲那年,劉德華家裡的房子因為發生火災燒了,整整一年,他們都只能住在政府暫時搭建的房子裡。


讀到中六後,“笨小孩”劉德華就沒有再讀書,帶著一種無所畏懼的勁頭,他去了無線培訓班面試,並且成為第十屆的學員。


那時候華仔因為有著英俊外表,在藝訓班的一眾師兄弟中很受矚目,於是畢業沒多久就被TVB力捧,在李添勝的警匪片《獵鷹》裡C位出道,飾演一名熱血青年警察,立地圈粉。


雖然得到了演出機會,但一開始他對自己的演技沒什麼信心,演戲總是不夠大膽,還是靠周潤發等人指點,才開始有了一些頭緒。


幸運的是雖然演技開竅不算快,但他在最好的年齡,趕上了金庸大IP潮。

第二年,他就跟來自第八期藝訓班的湯鎮業,第九期的苗僑偉、黃日華,以及第十一期藝訓班的小師弟梁朝偉一道,被邵逸夫爵士欽點為“TVB五虎將”,出演了《鹿鼎記》《神鵰俠侶》等大IP。


IP劇從古到今也是捧人利器,“五虎將”當年在港家喻戶曉,其中風頭最健的還要數形象最英偉的劉德華。


可“笨小孩”有更長遠的眼光,除了演電視劇,他還想拍電影。

當時的香港電影也在臺灣資金之下發展極快,幾乎在TVB劇中小有名氣的藝人都會被電影公司“挖角”。

適逢那時華仔和TVB續約沒談攏,於是在藝訓班師兄周潤發的推薦下,劉德華很快得到新藝城和嘉禾丟擲的橄欖枝。


有傳那時候華仔很講義氣,還打算與“五虎將”共同進退,一同投奔電影圈,可惜電影公司只對劉德華和梁朝偉感興趣,因此沒談攏,劉德華很剛地表示“要籤一起籤”。


最後因為多方面原因,電影公司的簽約沒完成,無線也直接雪藏了不願意續約的華仔。


那段時間,是劉德華的至暗時刻。

雖然仍是TVB藝人,但由於完全沒有人敢找他拍劇,劉德華存款只剩7500塊,沒有工資進賬還要交5000元供樓,壓力巨大的華仔只能苦學吉他謀求復出。


最終在邵逸夫的調解下,被雪藏了一年多的華仔和TVB和平解約。


哎呀往著胸口拍一拍呀,勇敢站起來

延伸閱讀  當你覺得喪的時候,就來看看這部劇吧

事實證明,華仔寧願被雪藏也堅持不簽約的選擇是對的,彼時香港電影正式進入黃金期,遍地開花。

1988年至1992年是華仔在電影圈最高產的時期,五年時間他參演了超過50部作品,大多都很經典。


特別是1989年他和周潤發合作的《賭神》,失憶賭神高進和義氣“爛仔”刀仔的師徒CP,為這部劇帶來了不一樣的新鮮感。

這部電影不但成為當年的年票房冠軍,更是香港賭片的開山之作,開啟了香港賭片的風潮。


那時江湖片盛行,劉德華除了刀仔外,還塑造過很多成長於草根、身在黑社會卻有情有義的角色,比如《天若有情》裡的華仔。


劉德華和這種角色特別適配,因此他“情深爛仔”和“悲劇英雄”的形象也很深入人心。


那個年代,歌影視都是互通的,“演而優則唱”的明星遍地都是,而華仔也在此後開啟了自己的歌手之路。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劉德華金曲無數,但其實,他最早發歌,是在1985年。

1985年華仔和林子祥合演《投奔怒海》成為朋友,有天收工後林子祥招呼大家一起唱K,初入電影圈的劉德華在林子祥前露了一把歌喉,讓林子祥驚豔不已,於是林子祥便推薦他去唱歌。


而他加入唱片公司後,出過不少歌,可只有《情感的禁區》稍微出圈,在樂壇成績平平。

這樣的結果其實也不難理解,那時的香港樂壇實在是太耀眼。 林子祥、張國榮、譚詠麟、周華健……有唱功的不少,有風格的不少,群星閃耀下,沒有接受過樂理培訓天資平平的劉德華自然比別人遜色。


華仔也意識到了這個尷尬的境況,但他沒有就此放棄,“笨小孩”如他一直有一個堅定念頭——即便比別人慢一拍,但努力總能追上別人的步伐。

於是他有空就問林子祥自己要怎樣才能唱出專業水準,經過一番指點,回去後更加用功練歌。


後來,華仔還拜香港音樂教父戴思聰為師學習,一遍一遍練習技巧,專輯一張一張出,終於在1990年憑藉《可不可以》拿到了第一個十大中文金曲,證明了自己。


後來隨著劉德華在大銀幕中的“深情浪子”人設越來越出圈 ,大家發現華仔的歌配合電影服用,效果居然意外的好。


於是1991年,實力和角色的加持下,《一起走過的日子》專輯終於迎來爆紅,而《一起走過的日子》,就是他和吳倩蓮主演的電影《至尊無上II之永霸天下》裡的主題曲。


可以說華仔的歌能紅,是伴隨著他的作品一起出圈的,而這一切,都有賴於他此前的默默努力、摸索,“一夜成名”這種事不在劉德華身上出現,默默耕耘才是。


找對了方向的劉德華,成功打進香港樂壇,成為新晉偶像歌手。

1992年,偶像造星熱潮在香港達到巔峰,港媒將當年發展最亮眼的四位小生——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封為“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期間,華仔憑藉過硬的綜合能力,不光突出重圍躋身四大天王之列,拿獎更是拿到手軟。

延伸閱讀  波西米亞狂想曲女主角,影視行業新秀,童星出道成功轉型

他也有了更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暗裡著迷》《謝謝你的愛》《忘情水》等……

特別是《忘情水》,簡直可以說是紅遍大街小巷,這首歌傳唱度多高不用多說解釋了,副歌“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一夜不流淚”誰不會哼上兩句?


更不要提1998年的《大中國》,2005年的《恭喜發財》,2015年的《回家的路》,華仔每次春晚獻唱,都成了幾代人的回憶。


劉德華這次真正印證了《笨小孩》那句歌詞,“花自然會開,老天自有安排”。


老天愛笨小孩

雖然歌影視都全面開花,但劉德華這一路走過來並非一帆風順。

在高產的時期,雖然劉德華很多角色都深入人心,但華仔的演技卻飽受詬病,很多人認為他“處理性格和情感沒有深度,角色型別化”。


而角色型別化的原因,其實與劉德華欠債有關。

1991年華仔開了電影公司,投資了一部《九一神鵰俠侶》,邀請很多巨星參演,然而這部戲最後卻虧得一塌糊塗,華仔自言把十年賺來的錢都虧在裡面了。


為了還債,華仔1995年-2000年都在拼命拍戲,什麼角色都接,完全不敢挑劇本。


來源:中國娛樂網

還完債後,華仔有了足夠時間和本錢,他才終於可以好好地演戲。

1999年華仔遇上杜琪峰的《暗戰》,他也是從那部戲重新開始嘗試一些型別更豐富、內心戲更復雜的角色,學習在電影裡“生活”。


事實證明,華仔的演技確實被欠債封印了,開始認真拍戲後,他彷彿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演技buff加滿,有了質的飛躍。


此後,他憑《無間道》裡的黑幫臥底劉健明、《大隻佬》中的了因和尚,還有《桃姐》裡極具生活質感的普通人,先後三次拿到了金像獎影帝,用實力打臉了惡評。


雖然近年,劉德華也拍了不少爛片,像是《天機:富春山居圖》、《俠盜聯盟》、《澳門風雲》系列,被人嘲“接片沒底線”、“晚節不保”。

但其實這也與劉德華的性格脫不了干係。


那些年,王晶有合適的片子就會找劉德華來演,給了急於賺錢的他不少幫助。所以在後來的很多公開場合,劉德華都會毫不吝嗇地替王晶說話。

後來即便還清了債務,劉德華也從沒忘記過那些在困難中幫助過自己的人,為了還人情,劉德華總是隨傳隨到。

就像杜琪峰說的,劉德華不夠自私,太講人情和義氣了。


拋開還人情債,劉德華是絕對敬業的。

像最近一部《拆彈專家2》,為了飾演好斷腿的潘乘風,劉德華經常要跪著拍攝,在電影中甚至要跪著跑步,50多歲還這麼拼,劉德華卻一句怨言都沒有。

延伸閱讀  《驚天營救2》發布新劇照錘哥緊握雙拳孤軍奮戰


努力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40多年來一直保持這樣的努力狀態,從來不辜負粉絲的期望,劉德華真的做到了。



劉德華有兩首歌,特別有自傳的味道,而且都是他自己填的詞。一首是《笨小孩》,另一首是《十七歲》。

這兩首歌,也道盡了劉德華的心聲。

在很多年之後,大家終於讀懂了《笨小孩》那句輕描淡寫的“老天自有安排”背後的辛酸故事。


也讀懂了《十七歲》裡面那句“喜歡我別遮臉,任由途人發現”的含義。


劉德華這樣的偶像,值得被喜歡很多年。

“四大天王”也好、影帝也好,對他來說其實都是一個起點,更高的成就或在明天,因為那個年近六旬的“笨小孩”依然在奔跑,因為他永遠堅信,老天愛笨小孩。

9月27日,騰訊新聞的網友也選出了心目中的劉德華歌曲TOP5、影視劇TOP5,快來看看跟你想的是否一樣?影評人、樂評人推薦的個人TOP3,是否有你漏看的經典?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