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常青的《我們的歌》,如何讓每代人都“爺青回”?


樂壇大魔王林子祥,近日出圈了。他重新演繹的《數字人生》等經典曲目,也一舉成為音樂熱榜單曲。這位74歲的音樂老頑童,久違地出現在大眾視野裡。與他一起迴歸的,還有這檔東方衛視代際潮音綜藝節目《我們的歌》第三季。


這檔音綜市場中的老IP,終於在這個秋天迴歸。節目播出三期,再次喚醒了人們對於經典音樂的集體記憶,通過代際歌手的交流合作,為音綜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讓時代放慢節奏,迴歸好歌本身。

縱觀如今的華語樂壇,一方面,音樂市場亟需中堅力量的歌手來傳承,優質新聲代歌手來啟用;另一方面,過去的經典和優質歌曲,也有待挖掘、重溫和傳唱。但慶幸的是,時代節奏很快,還好老歌常在。


第三季節目延續了核心模式,同時也用創新尋找新的可能性。本季節目的嘉賓除了林子祥、呂方這樣的樂壇大前輩外,還邀請了大張偉、周筆暢、薛之謙等中生代歌手,以“代際潮音演繹”為主題,通過“跨代歌手”配對演唱的方式,改編經典歌曲。

在旋律裡尋找回憶,在老歌中感受共鳴,在經典裡講述故事,在歌手中延伸創作。《我們的歌》始終堅守著初心,為華語音樂代際架起溝通橋樑,在碰撞中啟用華語樂壇無限能量。

推陳出新:中堅力量的加入,青春力量的傳承

一檔音樂綜藝節目,聽的是金曲傳唱,看的是傳唱金曲的人。本季節目邀請了更具時代代表性的“中堅力量”和“新聲後浪”。主體嘉賓相較於前兩季,整體拓寬了維度,也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激起青春的回憶。


在今晚播出的第三期裡,B組歌手全員亮相。讓人驚喜的是,前輩歌手和新聲歌手都在不同程度上,串聯了每一代人的青春。

有影響著70後青春的呂方,他的經典曲目《朋友別哭》依舊是幾代人畢業必唱的曲目;代表著80後青春的戴佩妮,《流星花園》的主題曲《你要的愛》也是90後的回憶,劉宇寧的現場即興哼唱,瞬時帶著觀眾點燃過去的記憶。


還有陪伴著90後一起成長的周筆暢、大張偉,每個人的代表音樂作品都讓觀眾耳熟能詳。以及少不了代表著更年輕一代00後,青春的新聲歌手汪蘇瀧、劉宇寧、孟慧圓、翟瀟聞、單依純,讓節目嘉賓維度整體完整。

如果說前兩季的《我們的歌》善於探索和洞察觀眾的需求,將老牌實力唱將和新生代歌手破次元集結,為觀眾帶來不同風格的搭檔組合,那麼第三季《我們的歌》最大的亮點,就是在舞臺上全方位地挖掘觀眾的青春記憶,找尋並串聯起每個時代的音樂回憶。


對於節目組來說,這是一次製作升級和音樂傳承的挑戰,對於觀眾來說,這也是兼具情懷與創意的新一輪視聽體驗。《我們的歌》正在用回味青春、唱響青春、重塑青春和傳承青春來完成創新的命題,主要在兩點上發力。

首先,新的一季主要致力於突出中生代歌手力量。節目邀請大張偉、周筆暢、薛之謙加入成為中堅力量,起到了很好的代際粘合和青春傳承的作用。

延伸閱讀  《十八歲的天空》開播21年,主演發展平平,配角反而戲約不斷


他們作為樂壇迅速發展起來的代表性音樂人,熟悉內地華語市場和綜藝市場,既能夠直接與老一輩歌手對話,為他們答疑解惑;也能夠憑藉其時代性,喚醒更多人青春的記憶。

作為“綜藝新人”的林子祥、呂方兩位前輩,在面對陌生的節目流程時,薛之謙和大張偉能夠直接解答困惑,同時幫助他們更瞭解新一代歌手,為他們建立溝通的連線。


大張偉、周筆暢、薛之謙作為前輩歌手裡的成員,儘管資歷較深,但他們的聲音依舊“年輕”。只要一開口,強烈的個人風格,能讓年輕人甚至每一代熟悉他們的人,都產生共鳴。他們和新聲歌手的組合,讓人們在回憶青春的同時,又獲得新鮮的視聽感受。


周筆暢和單依純在第三期演唱的《自由》,全新R&B風格的編曲和節奏,讓熟悉老歌的觀眾耳目一新。大張偉和汪蘇瀧演唱的《螞蟻螞蟻》,用熟悉的嗓音和歌聲帶著觀眾懷念起過去的搖滾黃金歲月。錘娜麗莎更是在合作後直言,自己就是為了薛之謙而來,喜歡薛之謙創作音樂的態度和精神。


其次,節目藉助了新的模式和環節,讓新聲歌手與前輩歌手任意盲配,多元、年輕的組合給觀眾帶來不同的想象,讓觀眾看到更多搭配的可能性的同時,也欣賞到了更多的音樂作品。對比前兩季,第三季的內容更強調了“未知性”和“趣味性”。


本季的AB組歌手陣容裡,都各有四位前輩歌手與五位新聲歌手同臺盲配,人數不對等的情況下會有一位新聲歌手無法配對成功。在後臺觀看的新聲歌手將有一次機會,可以在前面盲配環節隨時按下“突襲”按鈕,發起突襲挑戰,與想合作的前輩歌手演唱一首爆燈歌曲。


A組的錘娜麗莎和B組的孟慧圓兩位新聲歌手,分別看到了心儀的前輩歌手薛之謙、周筆暢,果斷按下“突襲”鍵,踴躍爭取到和前輩歌手演繹《征服》、《相思河畔》兩首金曲的機會。

最終在前輩歌手的抉擇下,錘娜麗莎和薛之謙配對成功,兩位具有綜藝感和音樂實力的歌手組成了“健美組合”。孟慧圓雖然沒有突襲成功,但在舞臺上也圓了自己的“追星夢”,和周筆暢完成了一次圓滿的合作。


作為承上啟下的重要一代,大張偉、周筆暢和薛之謙影響著年輕一代對音樂的審美和對金曲的喜愛。年輕一代的歌迷朋友們,也會因為這樣的翻唱而去主動收聽經典歌曲。對於音樂精品的傳承,不可否認的是他們起到了連線和橋樑的作用。

傳承經典:在音樂和旋律之外,需要深層次挖掘故事

作為一檔音樂綜藝,更多的專注音樂人和音樂作品才是內容的主線。而《我們的歌》踐行著這條準則,聚焦老歌新唱的核心模式,打造跨時空、跨代際的青春音樂記憶串聯,如今走到了第三季。


IP的延續盡顯了優質內容的生命力,之所以老歌翻唱的主題經久不衰、歷久彌新,本質上是因為受到音樂市場環境影響,黃金年代裡流行音樂和搖滾樂經過了繁榮發展,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和打磨。正因為過去的音樂時代不可複製,如今的音綜才圍繞著懷舊經典的主題。

節目通過這種老歌和新歌手的結合,讓觀眾關注和感受經典回憶的同時,也看到了新一代音樂人的音樂實力,在重塑經典的同時,也重塑了觀眾對樂壇的信心。一邊回憶過去,一邊展望未來。

延伸閱讀  《你好,李煥英》是一部溫情的電影,女孩在穿越以後,與母親相遇


所以節目將全民認知的音樂精品再次帶到舞臺上,喚醒觀眾對好歌的記憶。是市場和觀眾的共同選擇,已經成為音樂類綜藝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第三季《我們的歌》不僅把老歌重新帶到人們的視野中,更大的亮點是節目解析和深挖每一首歌、每一位歌手背後的故事,在音樂的發展浪潮中愈發凸顯出老歌的意義。


A組歌手林子祥、胡夏演繹的《數字人生》,對於年輕一代的觀眾來說,只是一首動聽的、演繹難度較高的經典歌曲。但是對於整個華語樂壇,這算是里程碑式的一段創作。

在表演結束後,通過一段訪談,林子祥向觀眾闡述了這首歌的創作歷程和靈感來源。在合作過程中,通過胡夏和林子祥的交流,更讓觀眾體會到這首歌背後對映的哲理,其中的數字歌詞就代表著每一個被數字符號所裹挾著的人生。


而B組歌手大張偉和汪蘇瀧演唱的《螞蟻螞蟻》,也正是他們真正想表達和演繹的音樂。通過這首歌,大張偉更是表達了對搖滾樂的熱愛,希望過去的優秀音樂能夠被更多的年輕人聽到。


除了音樂、音樂人和故事以外,在《我們的歌》舞臺上,不容置疑的是“打破”。不僅是打破代際,更多的是邀請與作品深度繫結的前輩歌手,在舞臺上打破觀眾的固有認知,在翻唱經典歌曲的挑戰中尋求突破。

比如擅長抒情歌的胡夏,也首次在音樂節目中挑戰了超過自己音域的高音。不會粵語的周興哲也在和楊千嬅的合作中逐漸學習粵語。年輕一代的歌手主動承擔起傳唱經典的責任,也在演繹過程中展現出新的青春樣貌。


大張偉以歌手身份重新迴歸音樂綜藝後,堅持內心的表達,挑戰不同的音樂作品。薛之謙也用吉他,來沉浸式地享受音樂和舞臺。

毫無疑問,《我們的歌》正在用這種新的方式拓寬節目受眾,過去的經典也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新一代的年輕人。第三季在中生代歌手的助推之下,將青春的回味和經典的傳唱帶到了全新的高度,給市場上的音綜提供了新的革新方法。

《我們的歌》第三季通過中堅力量這一橋樑,串聯青春記憶,挖掘了經典背後的故事,傳承了真正的時代精神,是與時俱進的創新。

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因為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所以,如果你還想經常看到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閱讀後,給我的文章點一下“在看”。

這樣,每次更新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路

延伸閱讀  僅播1集,雙台收視齊飛,《心居》開播,戲骨們演技令人拍案叫絕

文/硝鹽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