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最大的笑話!就是陳道明藝德不行


金鷹獎、飛天獎、金熊獎、金雞獎,演藝圈分量最重的獎項,別人傾其一生都拿不到,陳道明卻用18年時間拿了個遍。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戲約的減少,網友對他的爭議也是越來越多。

和張譯、孫儷一同被列入“演技被高估的演員”隊伍,和同行交惡,公開與半個娛樂圈作對,私生活混亂。

一口口黑鍋扣下來,讓67歲的陳道明,成了當下的熱門人物,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01 好飯不怕晚

俗話說:情場得意,商場失意。

還沒成名前的陳道明,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把心愛的女孩娶回家的同時,事業也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在舞台邊緣徘徊多年,他演過匪兵、特務、路人甲等一個個沒有鏡頭,沒有台詞的龍套角色。

夾縫中艱難生存的苦澀,讓他看不到一絲光亮。

反觀妻子的事業,卻是另一番光景。

身為《新聞聯播》主持人,她的臉早已被全國觀眾記住,他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演員。

心裡的落差,讓陳道明心裡很不是滋味。

是妻子的溫柔和支持,讓他有了堅持的底氣,有了看到曙光的機會。

1988年,33歲的陳道明,因為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接到了《末代皇帝》劇組的邀請。

事實證明,導演確實眼光毒辣。

雖然沒演過主角,但他的表現,卻是出乎意料地好。

然而眾人不知道的是,為了不辜負央視的信任,為了演好“溥儀”這個角色。

拍攝的四年裡,陳道明讀了多少史書文獻,走訪了多少文人墨客,才拿到了“雙料影帝”的桂冠。

隨著名氣的大漲,連帶著陳道明,也從十八線不知名藝人,步入當紅小生的行列。

各大導演拋出橄欖枝,一時間風光無兩。

對於突如其來的成功,陳道明開心的同時,更多的是壓力。

如雪花一般的劇本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片酬高的,也有片酬低的。

陳道明有過迷茫,和現在一些不知深淺的演員一樣,以為天下就是自己的,但一部《圍城》卻“打”醒了沉淪的他。

劇中他飾演的是骨子裡清高的書生——方鴻漸,不僅得到了原作者——錢鍾書的誇讚,還讓他拿了大獎。

粉絲的推崇,專業人士的認可,讓陳道明的“虛榮心”,一時間被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錢家的一次拜訪,讓陳道明所謂的虛榮之心消失殆盡。

明明是文學大家,但在錢鍾書家裡,你看不到奢華的豪宅,貴得離譜的地毯,名貴的古董字畫。

有的只是普通的庭院,陳舊的電視機。

滿腹經綸卻沒有一絲驕傲的情緒,這讓成名之後的陳道明,第一次感受到“羞愧”。

延伸閱讀  亮劍:看完小說就知道為何都梁選擇讓魏和尚那麼早就死了!

沒多久,事業正紅的他,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對於當紅男星來說,“消失”一個月就會被人代替,就會失去大把的人脈、資源。

這些道理陳道明都懂,可他卻沒有一絲失去的悲傷,一走就是整整八年時間。

沒有被名、利沖昏頭腦,更不會因為賺快錢,接一些沒什麼內涵的“爛片”。

平日里除了閱讀書籍,豐富自己之外,還忙著陪伴家人、孩子,琢磨角色、演技。

在觀眾快要忘記這號人的時候,1998年,他帶著《我的1919》驚艷回歸。

穿著軍裝的他,明明是43歲的年紀,卻給人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儒雅。

從康熙、勾踐、劉邦到慶帝。

八年的放棄,不僅讓他重現“出道即巔峰”的盛況,也讓陳道明坐穩了實力派、老戲骨的稱號。

單論知名度而言,陳道明比“消失”之前更好。

似乎只要有他的電視劇,觀眾就會無腦衝。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哪一部作品開始,他的用心詮釋,變成了網友眼中的“名不副實”。

02 演技被高估了?

在“演技被高估”的藝人榜上,影帝張譯、於和偉、陳道明,影后孫儷、任素汐赫然在列。

這不禁讓人疑惑:為什麼?評判標準是什麼?

就算沒看完《康熙王朝》,也應該在短視頻上,看到過陳道明在金鑾殿舌戰群臣的高光時刻吧?

有人說,雖然陳道明演得可圈可點,但在焦晃老師這顆“珠玉”面前,依舊有不小的差距。

前者的詮釋,是把自己變成了康熙。

後者的詮釋,只是努力在鏡頭前“演”康熙。

在那之後,時常有人對陳道明發出質疑。

無論是信息來源快,對所有局勢都了然於心,愛穿大深V的“慶帝”。

還是墨鏡一戴,誰都不愛,發飆時拍個桌子,都能讓人心驚肉跳的霸道總裁——葉謹言。

陳道明對角色的把控確實不一般,不過這一點要看跟誰比了。

跟年輕演員相比,他是毋庸置疑的贏家。

可跟同時期的李雪健、陳寶國比起來,觀眾的意見可就不一定統一了。

前者不挑角色,不管是正派、反派,經過他們的演繹,都能給人“千人千面”的感覺。

反觀陳道明,飾演過的角色類型比較單一。

演的人物,基本跟自己身上的貴氣相符,一旦接了與自身氣質不符的角色,就會面臨翻車的風險。

比如《我的前半生》中,陳道明客串了日式料理店的老闆——卓漸清。

延伸閱讀  《折腰》即將影視化,女主待定張婧儀,男主成迷

客人用餐時,他會貼心告訴對方:邊工作邊吃飯,對胃不好。

也會為別人的煩惱牽腸掛肚,攬了一堆“破爛”事。

明明是個做飯的,硬生生被陳道明演成了,坐在獨立辦公室的人生導師。

也有人覺得,就是這刻在骨子裡的風骨和傲氣,給人一種陳道明“演什麼都一樣”的錯覺。

事實真的如此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比如《冬至》中,瘋狂作案的陳一平。

這裡的陳道明,哪裡有上位者的霸氣?這不就是個有些窩囊的普通人嗎?

雖然劇中的陳一平因為一念之差,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但每次作惡之後,他表現出的痛苦和糾結,卻讓他脫離了“壞人”的定義。

眼神中的變化,是那麼地流暢,沒有一絲表演痕跡。

換了個風格,照樣拿捏。

這樣的實力,怎麼不算“演技派”?

然而,相較於演技上的質疑,人品、藝德上的攻擊,才是給他致命一擊的“兇手”。

03 躺著也中槍

2022年,隨著劣跡藝人一個接一個地封殺。

吃瓜群眾拍手叫好的同時,老一輩演員被“壓迫”許久的情緒,似乎也有了宣洩的口子。

“他們不是文藝界的,只是被包裝、炒作出來的塑料演員”

國家一級演員——陳道明的發言,更是被無數藝人稱為“我的互聯網嘴替”。

輕飄飄的一句話,扯下了多少流量明星的遮羞布?

老戲骨們卻紛紛豎起大拇指,人民日報也跟了一樣的意見,聲稱這些甘當流量的演員,遲早都會涼。

當然,這也不是陳道明第一次站出來,直面話筒,說著得罪人的話了。

隨著流量的傾斜,許多導演都喜歡把當紅小花、老戲骨湊在一起拍作品。

目的就是以老帶新的方式,捧著後起之秀,妄想流量、口碑兩手抓。

比如高亞麟、夏雨,給易烊千璽、劉浩存做配。

比如李立群、韓童生等老演員,給張藝興、王紫璇這種愛豆、新人做配。

有演技、有流量的陳道明,自然成了導演眼中的“香餑餑”。

可他早就看透了本質,對於這些“徒有虛名”、還耍大牌的流量明星,他是煩不勝煩。

看到網絡上,大寶貝因為拍戲時親口背了台詞,被大V們無腦誇讚。

延伸閱讀  電影華表獎的座位安排,直接掀開了娛樂圈的醜態:流量至上

對此,陳道明嗤之以鼻,一開口“嬌氣”兩個字,就得罪了半個娛樂圈。

然而,就是這樣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近日卻深陷“私生活混亂”的輿論。

其中“資深男演員”“地位很高”“喜歡國學”“以拍愛電視劇”的幾個關鍵字,吸引了無數吃瓜網友的注意。

符合這幾個條件的,無非就是陳寶國、陳道明、王志文、李雪健這幾個人。

加上“LYZX”四個姓氏,和陳道明合作過,傳過緋聞的人,姓氏也對得上。

網友在第一時間,把目光放在了陳道明的身上。

不過吃瓜還是要理性,沒有石鎚的傳聞不可信。

更多的人,明顯不信這個子虛烏有的事。

在他們眼裡,陳道明是見到名氣不如自己的牛犇,會主動伸出胳膊、彎腰問好。

見到穿著高跟鞋的苗苗,被一群男人圍著“戲弄”時,會挺身而出,罵他們“沒看過跳舞”的正人君子。

這樣的人,又豈會讓人失望?

結語

人不在江湖多年,但江湖仍有他的傳說。

如今67歲的陳道明,雖然作品在逐年減少,名字更是不被人提起。

但在娛樂圈的地位,卻是張國立、李幼斌等人無法撼動的存在。

之前,就有人發起一個投票,問這三個人在娛樂圈的地位,如果非要排個序,誰第一、誰第三?

總共227人投票,陳道明一人就得到了一半的票數。

單論一部影視劇演員名單,打上“陳道明”三個字,收視率就能遠超同時段其他作品。

有這樣號召力的人,影視圈又有幾個?

.


Posted

i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