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汽車

  • 比亞迪10月乘用車銷量88,898輛,新能源車型佔九成 今年以來,比亞迪新能源車型銷量已超越去年全年。

    比亞迪10月乘用車銷量88,898輛,新能源車型佔九成 今年以來,比亞迪新能源車型銷量已超越去年全年。

  • 車企Q3財報:看似跌聲一片,實則個個都在憋大招?

    車企Q3財報:看似跌聲一片,實則個個都在憋大招?

  • 阿維塔科技新商標曝光,或將在本月下旬公佈正式釋出 種種跡象表明,阿維塔科技要來了。

    阿維塔科技新商標曝光,或將在本月下旬公佈正式釋出 種種跡象表明,阿維塔科技要來了。

  • 特斯拉將在青島建第二座超級工廠?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迴應

    特斯拉將在青島建第二座超級工廠?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迴應

  • 美銀證券:維持比亞迪股份(01211)“買入”評級 目標價405港元

    美銀證券:維持比亞迪股份(01211)“買入”評級 目標價405港元

  • 本田繽智限量版車型到店,“黑武士”外觀時尚帥氣,沿用1.5L動力

    本田繽智限量版車型到店,“黑武士”外觀時尚帥氣,沿用1.5L動力

  • 廣汽本田型格開啟預售,搭載1.5T發動機,14.30萬元起售

    廣汽本田型格開啟預售,搭載1.5T發動機,14.30萬元起售

  • 同比六連跌,日產要變“日落”了?

    同比六連跌,日產要變“日落”了?

    如今“拉尼娜”冷冬未至,東風日產的寒冬卻已來臨。 東風日產雙品牌10月終端銷量為95314輛,同比下滑23.26%,環比增長12.46%,這已是東風日產連續6個月同比下滑;1-10月累計銷量為924641輛,同比下滑0.77%,上半年累積的增長優勢已被攤平,不出意外的話,11月份就會呈現雙下滑。 1+1真的大於2嗎? 東風日產只公佈了啟辰品牌終端銷量為10018輛,環比增長111.7%,同比增長23.3%,這已是啟辰迴歸日產懷抱之後的最好表現。由啟辰品牌銷量,可以計算出東風日產品牌銷量為85296輛,同比下滑26.51%,東風日產不僅未起到攜幫帶作用,自身反而深陷泥潭。 雙劍合璧反受其累,雙品牌反而不如單一品牌銷量,去年同期東風日產單品牌銷量為116,072 臺,如今,兩者合計卻只有95314輛,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啟辰迴歸算不上雙贏。 雖然啟辰品牌出現一定起色,但不足以彌補東風日產品牌銷量下滑的缺口。東風日產資訊中,有這麼一句話,“提前佈局、運籌帷幄,方能擁有從容不迫的底氣。”不知道,現在這種局面之下,東風日產意料之中還是出乎意料?六連跌之下,又哪來的底氣和自信從容不迫呢? 老車型苦苦支撐,新車型水土不服。 東風日產一直是轎車和SUV並舉,也是多點開花。現在除了軒逸、天籟外,其他車型均是出現了水土不服現象。東風日產用了這麼一句話,在實力面前,銷量從來不會說謊。 分車型來看銷量,東風日產只公佈了三款車型具體銷量,其中第七代天籟,10月終端銷量17598輛,同比增長66.8%,銷量已突破十萬輛。天籟目前這個銷量,與雅閣、凱美瑞等還是有一點差距,但已是東風日產的支柱了。 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實力面前,銷量從來不會說謊;在不具備一定實力面前呢?不僅讓人想起了奇駿,業界一直質疑奇駿換代之後的銷量,難道這是東風日產借用天籟銷量,在迴應這一話題、不過,天籟的銷量增長,並不能印證奇駿的銷量下滑。 第14代軒逸領銜的軒逸組合,是東風日產的主力車型,10月軒逸終端銷量41896輛,同比下滑23.3%,佔東風日產總銷量43.96%;1-10月累計銷量419049輛,同比增長2.2%。不可否認,軒逸在轎車市場以一己之力,力壓德系朗逸和豐田卡羅拉等選手,月均銷量在4萬輛之上,堪稱王牌車型。 在SUV市場,東風日產並未公佈奇駿銷量,只是釋出了新逍客10月銷量13215輛,同比下滑28.58%;1-10月累計銷量131076輛,同比增長8.1%。逍客車型換代後,銷量同樣不理想,這對於東風日產SUV車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勁客、逍客、奇駿、途樂、樓蘭等東風日產已佈局多款車型,但真正成氣候者有幾款? 以上三款車型和啟辰品牌銷量資料,合計銷量為82727輛,其他車型包含奇駿、騏達、途樂等車型的總銷量僅12587輛,奇駿銷量可想而知,並不樂觀。除了轎車依靠軒逸和天籟苦苦支撐以外,其他車型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更要命的是換代車型水土不服,新奇駿和新逍客均出現新車不給力,銷量下滑也是不被消費者認可的表現。 不排除,東風日產在市場戰略上出現了偏差,並沒有掐準市場脈搏。有訊息稱,為了挽救SUV市場下滑趨勢,東風日產準備“復活”老奇駿,再發揮一下老款車型預熱,為新奇駿爭取一些時間。這樣的伎倆,在軒逸等車型上屢試不爽,只是作為一款20萬級SUV,只靠價格戰是很難贏得消費者認可,況且還是一款三缸機。 花式營銷,華而不實。 東風日產在營銷上一直比較賣力,為了破冰,東風日產試圖以娛樂營銷破局吸睛,請郭麒麟代言全新勁客,試圖吸引年輕化關注和喜愛,參與《這!就是街舞3》,演繹全新一代奇駿的全面強大、無懼battle。聯合科普up宣講日產黑科技,雖然東風日產在營銷上非常賣力,但是所帶來的市場反饋並不積極。 對於銷量下滑,車企一般都會推脫是“缺芯”所致,但是同為日系品牌,本田中國10月終端汽車銷量達到148,377輛,遠高於東風日產雙品牌銷量;一汽豐田10月份銷量為72830輛,同比增長10%,豐田雙雄合計銷量也會高於東風日產。曾與“雙田”勢均力敵,如今差距進一步被拉大。 新能源戰略上的遲緩,才是東風日產更大的危機。東風日產一直以“技術日產”自居,但是在純電市場的遲滯顯而易見,押注混動戰略首款車型遇冷,都讓東風日產電動化轉型舉步維艱。技術日產也好,篤行之心也罷,都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尊重消費者需求,持續創新才能不斷向上而行。 相信,三缸機肯定不是市場的呼聲。

  • 零跑汽車三鞠躬交車儀式引發熱議:網友那我走?

    零跑汽車三鞠躬交車儀式引發熱議:網友那我走?

    買新車一般都有交車儀式,但最近零跑全新電動SUV C11的新車交付儀式上,讓人有點捉摸不透。 畫面顯示,三名零跑汽車員工面對新車和車主進行了“三鞠躬”並有主持人配詞,“一鞠躬:祝您選擇零跑,用車愉快;二鞠躬:祝您幸福美滿,闔家歡樂;三鞠躬:祝您一車風順,四季平安。” 面對如此詭異的交車儀式,網友們也紛紛調侃,面對網友的熱議,零跑工作人員也回覆稱,“想跟顧客慶祝一下提車,但只是排練。” (7800320)

  • 銷量不佳、研發乏力 合創汽車將駛向何方?

    銷量不佳、研發乏力 合創汽車將駛向何方?

    銷量下滑,研發乏力,離開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大量支援的合創汽車駛向了十字路口 《中國科技投資》毛中楠 今年2月份,廣汽集團(601238.SH)和蔚來汽車(NIO)共同出資建設的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增資擴股,共計增資24.05億元,其中珠江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大股東,增資約19.23億元。三個月後,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合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創汽車”),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則大幅減持股份,減持後二者均僅持股約4.45%。 不過,更名後的合創汽車表現不佳,月銷量呈現出直線下滑的趨勢。據太平洋汽車統計,合創汽車8月和9月份銷量均未超過兩位數,分別為6輛和9輛,較7月份22輛的月銷量進一步減少。 對於月銷量下滑這一現象,合創汽車方面迴應稱:“從汽車行業發展來看,車企銷量在短期內有所波動是正常現象。”需要提及的是,相比較於去年來說,更名後的合創汽車的整體銷量確實大不如從前。 花樣營銷難掩慘淡銷量 銷量下滑的合創汽車儼然沒有了當年的“盛世”。將時間撥回到6月,彼時合創汽車還可以月銷過百,根據太平洋汽車的資料,合創汽車的巔峰是在去年8月,彼時合創汽車月銷達206臺,業績雖說不上亮眼,但也是合創汽車短暫的高光時刻。 而到今年8月,這一資料驟降到6輛,儘管9月略微上漲,但依然沒有突破兩位數。且據記者10月份實地走訪,合創汽車銷售中心的來訪客戶也並不多。 以上海五角場合生匯銷售中心為例。記者注意到,銷售中心約四、五個銷售人員聚在一起等待來往的顧客,而在店內只有兩、三組客戶,銷售人員遠比來訪客戶多。而與之對比的是,轉角之隔的蔚來汽車門店一個銷售要同時接待兩組甚至更多的客戶。 另一家銷售中心同樣如此,在虹口區的合創汽車PARK旗艦店,記者注意到,來往的行人不少,但是進店進行問詢的顧客並不多,很多行人只是向展廳匆匆一瞥就徑直走過,店內的裝修以及合創汽車的logo似乎並不能吸引到過往行人的注意。 據瞭解,目前合創汽車共有兩款車型,分別是“合創007”和“合創Z03”,其中Z03剛剛上市,定位是緊湊型SUV,位於合生匯門店的銷售人員李飛(化名)對記者坦言:“目前下訂單的人數不多。” 而作為2020年就上市的車型,“合創007”銷量表現也並不好。李飛表示:“該款車型銷量不佳,目前只能靠優惠主打價效比,儘管優惠幅度在3萬元,但是目前銷量依然堪憂。”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合創007的配置單上,有一項配置叫做“前10000名使用者的專屬印記”,當記者問及該專屬印記,李飛表示:“可以放心購買,保證可以獲得該印記。”這也就意味著,該車型從上市至今,連同試駕車、展車總計銷量還不及10000臺。相比於已經月銷破萬的“蔚小理”這樣的造車新勢力,該成績確實難稱亮眼。 儘管銷量不佳,但是在銷售埠,合創汽車絲毫未曾放鬆。早在“合創007”上市之際,合創汽車就採用了“盲訂”的玩法——即告訴使用者新車引數和圖片,在價格未明確的情況下,留給使用者一些驚喜,彼時預訂定金分為9999元和1999元兩種,首批推出1000個名額。有媒體報道曾指出:“合創007”的盲訂曾要求公司內部員工下單參與,其中名額將近300個。 不止是“盲訂”,在今年的跨年夜,合創汽車還推出過“比特幣、數字貨幣買車”的活動,但無論是何種營銷,都難掩其在銷量上的頹勢。據太平洋汽車統計,該車型累計銷量也未超過1000輛,其中2020年銷量為508輛,2021年1到9月總計為168輛。 汽車分析師張翔認為:“這類營銷都是緊跟網際網路的流量,本質上是蹭熱點,博得關注,但效果也是有限的。且由於本身產品不過硬,將流量吸引過來之後,反而有可能出現負面的影響。” *記者在合創汽車的展廳獲知目前在售的“合創007”有優惠;圖由記者拍攝 缺乏原創基因 事實上,合創汽車在銷量上的頹勢有跡可循,缺乏自主研發能力或是制約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前述銷售李飛表示“合創Z03”是剛上市的車型,但記者注意到該車其實是脫胎於廣汽埃安的Y車型,兩款車型所用底盤完全相同,但是考慮到“合創Z03”標配了全景天窗,因此其全系價格略高於埃安Y。 “相比之下,你可以理解為Z03就是換殼的埃安。”李飛還表示,“大件都是相同的,包括所用的電池,也同為彈匣電池,只不過我們做工更為精緻,因此價格也略貴。” 而至於另一款車型——“合創007”則是脫胎於蔚來汽車。記者注意到,在“合創007”的中控臺上,有一個類似於蔚來的NOMI的智慧化設計,唯一不同的是啟動方式,由蔚來的“hi nomi”變成了“hi小can”。除此之外,智慧化座艙也有濃厚的蔚來風格。 公開資料顯示,從創始至今,合創汽車只有過一次融資,金額為24.05億,也正是這筆融資,讓合創汽車從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中獨立出來。但是,相比於“蔚小理”動輒百億的研發費用,合創汽車的投入無異於“杯水車薪。”這也解釋了合創汽車為何只有兩款車型,且每款車型都有其他車型的影子。 針對產品較為單一,合創汽車方面回覆記者時表示:“未來五年,合創汽車將按照每年不低於一款的節奏,逐步推出豪華MPV、潮酷轎跑、高能SUV等全新車型。” 張翔指出:“合創從創始之初就缺乏原創的基因,而從後續的生產來看,也是直接將廣汽的平臺和供應商拿來使用,在節省了成本的同時,拿來主義也讓車輛失去了獨立性。” 事實上,不止是在研發領域的乏力,合創汽車的下一個目標或許是與地產的跨界融合。背靠合生創展,在地產領域,或許可以大有作為。前述銷售李飛表示:“未來,在合生匯(系合生創展產業)樓下,可能會有合創的專屬車位和充電樁,而在合生創展的小區,亦有可能出現合創汽車的專屬充電樁。” 地產+汽車的模式固然值得思考,但張翔表示:“與房企的結合,本質上還是需要產品過硬。如果產品力不過硬,在出現買房送車等營銷行為的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 儘管合創汽車方面表示:“未來,合創將充分發揮股東方以及戰略合作伙伴深厚的前沿科技積累,為產品賦能,打通多個場景,實現智慧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但張翔依然表達出了自己的擔憂:“合創是屬於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段內的品牌,在造車新勢力玩家層次不齊的時候倉促入局,想借著渾水摸魚去募資,但由於商業模式未能在當時脫穎而出,導致處於被動局面。如果本身再沒有競爭力,未來,也很難再借助於其他的商業模式獲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