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都有問題的樣子,國產劇《加油媽媽》揭秘的現象太表面


國產編劇對自己的作品沒有深刻的裝飾,沒有超越生活的藝術氛圍,沒有直擊心靈的對白,沒有人物高光。像不會拍照的人,拍出比例不協調,顏色又昏暗,背景還毫無風景的醜照。對所謂的真實,只停在表面。人和人之間在影視劇中沒有動情處,只有缺點帶來的被他們自以為的真實面。

台詞全是大白話,事件也全是雞毛,代入感像瀏覽網頁新聞,自我意識很少,一群人螞蟻一樣做著和生活無關又好像不例外的事,什麼都放表面還盡可能彆扭著;整個作品把角色寫得又小氣又討厭又事兒多,像召集了一群討厭的人,做著討厭的事,演繹討厭的生活。這不是源自生活的藝術,這是抹黑著生活的平靜,放大了個別人的極端。

《加油媽媽》中的每個人好像都有一堆毛病,尖酸刻薄的一面用賣慘的方式表現出來,讓人看看那一群人不可愛。這個視角是旁觀者的視角,不是個人內心的視角。 《我的解放日記》中,酒鬼牛郎都被寫得好可愛,在《加油媽媽》的劇中,連小孩子都被寫得很奇怪,個個都是惹事兒精,負能量一堆,沒個像樣兒的性格。

大人的角色更提了,不是可憐就是慘,個頂個討厭。張雨綺劇中屬實最高光的一個,有開明的媽媽,同意她未婚生子,跟她相依為命。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積極,但願意以較為輕鬆的方式參與。卻被一次又一次排斥和不滿中拉低著高光,好像特別好欺負,總是被討厭。從學校到公司都沒有朋友,好像人緣很差,混得很慘。

吳越劇中媽媽的形像也被表現她忙於工作的一面捏碎。丈夫面前叨叨叨,兒子麵前叨叨叨,家長面前叨叨叨。這些行為在別人眼裡一定煩,可她自己並不可能認為不對。站在她的角度看生活,她很累,很無力,需要理解這一類的媽媽共情。但是,都被叨叨叨影響。無論在誰面前,都好像一個沒有什麼學識的怨婦。

延伸閱讀  果郡王和甄嬛在一起的真正目的,你知道嗎?

董洁劇中飾演的全職太太,好像只有跟別人置氣,挑撥離間以及害怕婆婆的一面。那不是一個現代女性會有的一面,即使全職太太,有刁鑽強勢的婆婆,谁愿意真的忍氣吞聲?不敢當面頂撞,背後要有反應的。而這個角色卻一面當受氣包可憐巴巴,一面在媽媽群裡暗戳戳,好好一個家庭主婦的形像變得很慘很可憐又讓人同情不起來。

李澤鋒劇中的角色原本看起來最輕鬆,卻突然來了個跟自己關係不好的媽,又一次順拐,掉進了教育問題詬病的樣子中。整部劇除了追求南南媽的老頭兒沒毛病,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頓毛病。不知道編劇到底是不喜歡誰,能把一群人都寫得那麼拉夸。電視劇是有反應社會問題的作用,但是,重要的還是刻畫讓人產生共情和好感的角色。

影視劇推的是人,了不起的主角們。國產劇卻總是無病呻吟,放大他們認為會讓觀眾從中看到自己影子的社會問題。社會問題看新聞就好了,何必浪費演員去演?不用韓劇對比內地影視劇的問題,用內地影視劇《覺醒年代》對比,那才是模板級別的電視劇。刻畫可愛的人,讓可愛的人告訴世界他們經歷了什麼,讓觀眾共情,感受生活中力量,就是影視劇的作用。

.


Posted

i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