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紅眼裡,她希望能藉10個行業與脫口秀行業的碰撞,借用情景劇真人秀的模式,打破一些壁壘,“行行都有脫口秀專場”。出品|博客天下大文娛組編輯|丁宇提問:脫口秀演員的工作日常也那麼搞笑嗎?有一個組織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是的。這個組織就是“輕輕鬆松宇宙最強編劇部”(以下簡稱“輕宇強”編劇部),由李誕與楊笠、楊蒙恩、龐博、徐志勝、何廣智、程璐、呼蘭、王建國等多位脫口秀演員組成。所謂“編劇部”,其實就是脫口秀演員的職場,他們正在為李誕提出的想做“脫口秀主題專場”的事情忙碌著。 《吐槽大會》火了,《脫口秀大會》也火了,到了“脫口秀專場”應該怎麼辦?
譚喬出現在節目第一期乾脆就叫《怎麼辦!脫口秀專場》吧。名字看起來隨意,卻又頗有脫口秀的意味——“扣分的”諧音梗。這些人湊在一起,插科打諢又互相鬥法,說段子、寫段子,彷彿一出脫口秀演員參與的情景喜劇正在上演,但這些都真實展現了他們是怎麼工作的。 《怎麼辦!脫口秀專場》是笑果文化推出的新節目,與以往不同的是,它是由“脫口秀真人秀”+“行業專場”兩部分組成的“新物種”。真人秀像是笑果文化的“團綜”,脫口秀演員的職場奮鬥故事全在裡面;行業專場是從個人表達到行業表達的過渡,發掘出脫口秀的新可能。節目的slogan是“你願意和我一起說脫口秀嗎”,這像是“人人都能說5分鐘脫口秀”的延伸,每個行業都能說5分鐘脫口秀。在接受《博客天下》專訪時,總策劃王徵宇表示,希望當鏡頭給到了台下,觀眾能重新認識這群好笑的人。
編劇部為第三期“婚戀專場”進行腦洞排練編劇部的故事“輕宇強”編劇部,每天都有新故事。 2022年6月7日,《怎麼辦!脫口秀專場》第一期在騰訊視頻上線,抓馬的劇情就開始了。李誕要做脫口秀行業專場,讓編劇部著手準備,第一關就是8個人兩兩組隊,競選出一組成為編劇部主任。
為了最後能讓自己和程璐組合勝利,徐志勝守住“票倉”聽說有機會能當領導,大家都很興奮,程璐和王建國想保住原本的領導位置,其他人渴望新的機會。為了能當上領導,徐志勝費盡心機地“拉攏”著程璐、何廣智等人,希望成為最有利的組合,彷彿要上演一出編劇部的“無間道”。其他成員也都挺上心,他們互相遊說,選擇最有利的隊友。 “輕宇強”編劇部由主任職位的晉升展開,喜劇效果一下子有了。王徵宇也覺得脫口秀編劇部的風格和雜誌編輯部有著異曲同工之感。有領導,有員工,平時嘻嘻哈哈,幹起活來卻不含糊。連脫口秀稿件的創作,也和採訪差不多,必須深入生活,從各行各業取材。
為了寫出脫口秀文稿,程璐和楊蒙恩去民政局采風對“輕宇強”編劇部來說,“選領導”只是一個插曲,更重要的事是要辦10場不同主題的專場。他們要幫助來自不同行業的普通人,完成脫口秀表演。 《怎麼辦!脫口秀專場》的真人秀部分,將鏡頭對準了脫口秀專場策劃、創作籌備、主題演出等脫口秀演員的工作狀態,打造出了一場真實的情景劇。王徵宇認為,這個過程講述的既是脫口秀文本誕生的故事,也是脫口秀演員的日常故事。王徵宇說:“它就是認真按照一個編劇部去打造的,它會產生怎麼樣的故事,脫口秀演員之間的人物關係會怎樣,脫口秀表演的段子到底是怎麼談論和製作出來的?”
第一期警察專場,成龍在現場主動提起了“duang~”在小紅眼裡,她希望能藉10個行業與脫口秀行業的碰撞,借用情景劇真人秀的模式,打破一些壁壘,“行行都有脫口秀專場”。在第一期“真心英雄”中,楊笠、楊蒙恩、龐博等人,分別與上海市公安局特警總隊特警賀際評、上海黃浦消防監督員劉長俊、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詐警察周杰,以及曾經的《譚談交通》欄目主持人譚喬等人組成組合,體驗他們的日常生活,聽取他們的真實故事、觀點,提取素材,再用脫口秀表演的形式呈現給觀眾。這是一種“共創”的模式,是編劇和嘉賓一同創作了一篇脫口秀稿件,裡面凝練了這些不同行業的人,他們的經歷和情感。小紅認為,從這個角度看,《怎麼辦!脫口秀專場》不只是“團綜”一個切面,它的主舞檯面向各行各業。全民開放麥2021年,在周奇墨成為《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總冠軍後的慶功宴上,李誕把小紅招呼上,讓她來宣布了這個消息——笑果文化要準備新節目了。此前,在冠軍感言環節,周奇墨呼籲能有比《脫口秀大會》更好的節目、更多的節目,讓脫口秀演員都能夠有自己的一個舞台。也是這個舞台,楊蒙恩跟女朋友劉培鈺求婚了,所有脫口秀演員都在為他高興,大家一起開心到流淚。
周奇墨這些細節都給小紅以觸動,她想給脫口秀演員做一個真人秀的願望愈發清晰。做新節目的想法早已有之,一方面是脫口秀節目做到現在,國內可被邀請的嘉賓已經差不多用完了,再加上市場環境影響,脫口秀總要有突破。另一方面,隨著《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將這批脫口秀演員推至市場,觀眾對頭部脫口秀演員的國民認知度越來越高,他們已經具備了群像敘事的基礎。很多細節已經在她的腦海中有了想像,新節目要區別於笑果文化已有的IP,有自己的使命和命運。節目原本名為《怎麼辦!專場》,就是刻畫脫口秀演員做專場的幕後故事,讓更多的人能夠感觸脫口秀的生產過程,體驗這門文化。話輕事兒重,幾個月後,《怎麼辦!脫口秀專場》來了。節目分為兩個重要章節,一部分是脫口秀演員發生在編劇部的故事,一部分是全民開放麥,前者是職場敘事,後者是敘事結果,以“劇”的邏輯鏈接“綜藝”,給觀眾帶來沉浸感。
徐志勝與何廣智的公園相親角體驗它的著力點是“人人都可以做5分鐘的脫口秀演員”,這也是《脫口秀大會》第四季提出來的想法。人人都能做5分鐘的脫口秀演員,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一路走來,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入線下舞台,脫口秀文化正在影響著當下的年輕人和主流文化,“很多交警、消防人員、醫生都去了我們線下,想要和我們合作,他們自己去開放麥講的脫口秀都很精彩。”小紅說道。開門迎客,讓脫口秀文化進入各行各業,邀請更多普通人來到舞台中央,站在麥克風前的那個人是你生活中接觸過的人,醫生、警察、律師、老師,讓他們講講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和酸甜苦辣,讓幽默成為生活底色,讓脫口秀更具煙火氣。在她看來,《脫口秀大會》是專業演員的競演舞台,《怎麼辦!脫口秀專場》需要一個軟著陸,它的使命在於範圍更廣和受眾參與度更高,“其實就像是人人都能說5分鐘脫口秀的延續嘛,它有點像是一個全民開放麥。”
在節目中,脫口秀演員幫助大家一起準備一場精彩的脫口秀演出從這點來講,它和《脫口秀大會》有本質不同。後者是個人色彩的極致化展現,一切內容服務於競賽,而《怎麼辦!脫口秀專場》是不同主題的行業化表達,是一期真人秀一期脫口秀,二者的比重是持平的,是相輔相成的,著力點不僅僅是一個精彩的表演,籌備的過程也很重要。為了突出“專場”的概念,最大限度地構造沉浸感,小紅決定在劇院錄製脫口秀部分。這劇院,不是棚裡搭出來的場景,而是一磚一瓦都真實的場地,小紅說:“它更符合我們要做編劇部的故事的初衷,建立演員的信念感。就是應該是在一個公司上班,去一個劇場演出。”於是,他們選在了蘭心大戲院。這裡足夠莊嚴肅穆,也裝得下一切的戲劇性。 “輕宇強”編劇部最開始的“領導大戰”也在劇院落下帷幕。此前,王徵宇看到大家“你爭我奪”樣子,提議讓他們為第一期“警察專場”準備PPT提案,最終勝者就是編劇部主任。這個規則是由李誕向編劇部宣布的,提案現場就在蘭心大戲院。那時劇院裡還在裝台,提案的脫口秀演員和場工們在台上融為一體。 PPT製作得五花八門,楊笠和楊蒙恩甚至跳了一曲“火急火燎”舞,吸引了工人們駐足觀看。
楊笠楊蒙恩組成的“火急火燎”組合這時,戲劇化的一幕發生了,李誕把決定勝負的一票交給了場內的工人馮哥。馮哥作為圍觀群眾“臨危受命”,把票投給了徐志勝和程璐的PPT。馮哥的意外出現,打破了台上和台下的界限,也讓徐志勝終於當上了“領導”。新官上任的徐志勝將尾巴翹上了天,不僅讓何廣智拎包,在車上得知可以領導“真領導”李誕之後,立刻讓何廣智把拎包的任務交給“小李”。與此同時,坐在另一輛車上的眾人,決定“孤立”新上任的領導徐志勝和程璐。楊笠提議:“我們先建一個沒有他倆的群。”——活生生的職場人圖鑑立起來了。避風港實際上,拍攝之前,並不是所有的脫口秀演員都覺得能勝任真人秀。有人擔心自己放不開,王徵宇就告訴他們,認真去做一件事情自然會有效果。這是他多年從事真人秀節目總結的經驗。他的作品不少,《嚮往的生活》是最知名的代表作。王徵宇擅長“捉心”,擅長原生關係的運用挖掘,總能把嘉賓最真實的一面敲出來。
何廣智、王勉、程璐因為“相親身高”一事互相接梗玩鬧對他而言,拍攝“輕輕鬆松宇宙最強編劇部”就是不斷靠近這群人的過程。某種程度上,這就是一個真實的,1:1縮小版的脫口秀演員的生活。王徵宇通過和李誕等人打交道,知道他們的故事,他有時候覺得這群人“全都是’精神病’,沒有一個正常的”,有時候覺得大家又孤獨又脆弱,笑著笑著也會突然陷入沉默。他們經常在李誕家聚會,吃飯聊天,但很少聊工作。李誕家的客廳鋪著長長的地毯,時間晚了,隨處都可以睡覺。有一次,王徵宇和他們邊喝邊聊到早上5點多,順便決定要在陽台上看日出。有時候一起聽歌,李誕還會呼麥,王徵宇笑道:“內蒙古的呼麥拿出來給大家聽,你說這正常嗎?這指定不正常。”“他們彼此之間的這種感情,其實跟一般的藝人公司的藝人是不一樣的。你可以理解為他們是同學,可以理解為他們是合租,合租的租戶。”在王徵宇眼裡,性格各異的他們因為一件事遇到了一塊兒,他們身上有一種純粹的、野生的對脫口秀的情感,並且有匯聚到一起的革命友誼。這是《怎麼辦!脫口秀專場》真人秀部分的基礎和支點。
編劇部裡,大家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樣一群極具個性的人,並不容易被按部就班的既定框架馴服。以往在競演舞台上,用半虛構的段子是演員打開自己的方式,但在真人秀裡,他們要試著用陌生的方式真實地呈現出一個自己。把環境交給這幫人,不去束縛和乾涉他們,剩下的都是圍繞他們而自然生長出來的故事。因為這群人身上既有幽默感,又有深厚的革命友誼。在“輕宇強”編劇部裡,他們只需要認真地做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最有人格魅力的時候,“張口閉口都是段子,抬手抬腳全是笑點。”前段時間,徐志勝給王徵宇發信息,說參加了這麼多綜藝,覺得王徵宇的話真的很有道理——最好的真人秀,就是嘉賓認真地去做事。在王徵宇看來,“認真”支撐著一切,就像打彈珠的遊戲,只有知道了打彈珠的規則,把洞裡的一顆打出去,自己的那顆進洞才算贏,“如果你不相信這個規則,我打到哪裡都算贏,那就沒法玩兒了。”小紅深以為然。第一期,PPT提案的過程,她知道肯定是好笑的,“因為這就是他們生活的日常,又能引發職場人的共鳴”。第二期的重心是“彈劾領導”,剛當了一期領導的徐志勝位置可能不穩了。節目組只是在院子裡放置了一個意見箱,主動權在其他人的手上,既呼應了前面的劇情,也給了演員們發揮的空間。 “他們跟導演的設置暗暗地較勁也好,溝通也好,大家是共同完成這件事的。”因此,《怎麼辦!脫口秀專場》是基於現實又高於現實的,對待本職工作的認真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狀態,共同構成了節目的底色。
編劇部前台為編劇部勘景時,王徵宇提了一個要求——要一間破舊的辦公室。辦公室的牆面、牆角上斑駁有痕,牆上也許還貼著別人沒有來得及收拾的績效表、考勤本……總之,它要有人的痕跡。他這樣想像它:“這個辦公室一定有一個大家一塊坐的大廳,有一個領導辦公室,有一個會議室,以及一個小小的兩平方米左右的院子。我們進去的時候,桌椅還疊在一塊,辦公桌上面還有一塊玻璃。”那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辦公場景,人們的桌子上都墊塊玻璃,玻璃下面還壓著相片,桌子上會慢慢堆滿資料——也有點像《編輯部的故事》中的場景,代表著一批人在一個小家創業的過程,有一點烏托邦的意味。王徵宇說:“所有奮鬥的底色都是向上的。最關鍵的是你有一批跟你一起經歷這個奮鬥過程的朋友。你們看著一場場的脫口秀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是我和我的朋友們熬夜書寫的過程,是我和我的朋友們坐公交車去采風的過程,是我和我的朋友們在辦公室裡買菜、做菜互相打鬧產生出段子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快樂的。”
大家固定在會議室裡一起開策劃會他希望脫口秀演員的故事,是快樂且認真的,同時也是一個溫馨的,屬於參與其中所有人的一個小小的避風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