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劇《狂飆》爆火的底層邏輯


講好一個故事不容易,講好一個被眾人喜歡的故事更不容易,講好一個發人深省、引起廣泛影響的故事則相當不容易。

一個故事的三大核心要素是人物、情節和環境等。

人物是故事的骨架,沒有人物的故事就是一灘扁平的文字。

情節是串起各個人物的線,沒有情節的故事就是流水賬,毫無邏輯性。

環境是承載人物和情節的邏輯空間,合適的環境裡才能發展出合適的人物情節,就好比一個生活在現代的人有著古代人的言行舉止,你能說這合適嗎?

所以,講好一個故事的基本邏輯就是在一個合適的環境裡,出現了一堆合適的人物,相互之間發生了一堆合適的情節。

我們來看看神劇《狂飆》符不符合這個基本邏輯。

《狂飆》的故事環境發生在2000年至2021年間的京海市。這個時期的社會環境比較特殊,黑惡勢力猖獗,官場腐敗風氣嚴重。於是在2021年,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常態化、官場教育整頓工作。

在這樣的故事環境裡,出現了兩組敵對的人物:一組是以一線刑警安欣為代表的正義力量,另一組是以逐步壯大起來的高啟強為代表的黑惡腐敗勢力。這兩組人物之間發生的核心情節就是展開長達二十年的生死搏殺,此外人物與人物之間還有很多支線情節就不細說了。

延伸閱讀  羅雲熙拍戲受傷,紀煥博被粉絲辱罵家人,飯圈亂象何時能休?

在掃黑除惡、官場整頓的故事環境裡,正義和邪惡兩組人物展開搏鬥,這是相當合適的環境、人物和情節。

嗯,《狂飆》明顯符合講好一個故事的基本邏輯。

但是你講好了故事,別人就會喜歡這個故事嗎?

你說你在2021年和幾位朋友一起在生鮮市場裡賣魚,最終扭虧為盈,過了一個好年,這也是一個好故事,但別人會喜歡聽這個故事嗎?

眾人喜歡的故事,一般也具有三個特點:敏感稀缺的環境題材、帶有成長軌跡和飽滿立體感的人物、戲劇性強烈的情節。

眾人關注的環境題材一般有兩類,一是那些熱點事件、二是自己不曾經歷的事件。熱點事件足夠敏感,自己不曾經歷才足夠稀缺。

假如你是程序員,另外一個程序員向你講述他上班編程的故事,這個故事對你來說既不敏感也不稀缺,你會喜歡聽嗎?假如還有另外一個程序員向你講述他修仙的故事,那你肯定喜歡聽了,因為修仙這種事,對你來說是絕對敏感和稀缺。

眾人喜歡的故事人物,一般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因為人物是人,不僅僅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工具,現實中的每個人都是無比複雜的個體。

所以故事人物要模擬現實中的人物,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複雜性,故事人物才會像現實中的人物那樣“活起來”。這就是所謂的人物立體感非常飽滿。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成長起來的,因此故事人物最常見的複雜性就是帶有成長軌跡,也是最讓觀眾產生代入感的手法。

延伸閱讀  《四海》這部電影是合格的,非常喜歡男女主角的故事和呈現

假如一個故事裡,突然冒出來一個正派人物和一個反派人物,正派人物絕對正義、從不犯錯,反派人物絕對邪惡、不摻雜絲毫善良,別人也不知道正派人物為什麼會那麼正義、反派人物為什麼會那麼邪惡,兩個人物的特性簡單粗暴,妥妥的兩個工具人,觀眾會覺得這兩個人物太假了,因為現實中不存在。

眾人喜歡的故事情節,一般是帶有某種矛盾衝突的情節,所以一個故事的高潮部分一定是矛盾衝突劇烈爆發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戲劇性強烈。

打個比方,有兩個故事情節,一個是兩個人在一起看書,另一個是兩個人在打架,你更喜歡看哪一個故事情節?你肯定百分百喜歡看人打架啊,因為“打架”的矛盾衝突爆發得最為劇烈,所以動作片類型的影視作品最終的高潮部分一定是“打架”。

再來看《狂飆》。

《狂飆》的環境題材是掃黑除惡、官場整頓,對於普通人來講,足夠敏感和稀缺,所以看起來既過癮又長見識。

在人物上,《狂飆》裡的兩個主要人物是安欣和高啟強。高啟強這個反派人物的立體感非常飽滿,他是黑幫老大,對家人和朋友的感情又很深,而且成長軌跡非常明顯,觀眾能看到他是怎麼一點一點變成黑惡勢力的,人物邏輯非常合理,顯得很真實。安欣的立體感稍微差點,但也有一定的成長軌跡,他出身於警察世家,正義感強烈可以理解,但由於屢次受挫,後期從正義耿直變得灰心喪氣,這條成長線還是比較突出的。

不僅僅是這兩個主要人物,很多配角人物的形像也是相當立體,比如殺人如麻卻對女兒溺愛、知恩能圖報的老默,主動陷入官場黑暗、卻心懷正義的李響等,沒有誰是絕對的惡,也沒有誰是絕對的聖人。

情節上,《狂飆》是掃黑除惡劇,帶有天然的緊張刺激性,打架鬥毆、槍戰飆車等各種戲劇性拉滿的情節,足以帶動觀眾情緒。

如果只講到這裡,《狂飆》只能算是一部好劇,要變成一部發人深省、引起廣泛影響的神劇,它還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能表達出觸及人性靈魂的深度思考。

延伸閱讀  《狂飆》跌出前三,《我們的日子》墊底,當前熱播電視劇收視率榜

而《狂飆》裡表達出的人性思考不止一個,而是有一堆。

就拿劇中塑造最為成功的人物——高啟強來說,高啟強原本明明是一個老實本分而且善良的賣魚販,他怎麼就一步又一步地變成了黑幫大佬呢?這種由善到惡的轉變,可不僅僅是“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就能解釋得了。這裡面能思考的東西太多了,有社會環境的原因,有家庭因素的原因,也有高啟強本身聰明的原因等等。

還有一個人物——老默,作為一個刑滿釋放的人員,他原本是想做個好人的,而且他還有個女兒,做好人的動機就更強烈了,那麼他為什麼最終又變成了一個殺人惡魔呢?這種由惡到善再到惡的轉變,引發的人性思考也太多了……

.


Posted

i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