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8歲經歷現實版“死神來了”,跑10年龍套,43歲奪得金雞獎影帝


“我不去太陽島,我就要去動物園。”8歲的張譯賴在沙發上不走,一臉倔強地望著父母。

這個住在哈爾濱的四口之家每週末都會乘船去太陽島旅行。今天父母與姐姐收拾好行囊準備出發時,張譯卻上來了“軸”勁,死活都不肯出門。

父母擰不過兒子,只能改變行程。當一家四口在動物園遊玩時,他們原本應該乘坐的那艘開往太陽島的船卻沉了,船上有172人不幸遇難。

張譯的一次任性之舉,卻拯救了全家四口人的性命。老人們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得到幸運之神眷顧的張譯,從此卻走上了一條“衰神”之路。

01 不堪回首的學生時代

張譯自嘲為“衰神”,小時候掉過下水道,上過的學校有的倒閉,有的改了名字,有的還換了地址。後來,他又與夢寐以求的大學失之交臂,不是因為考不上,而是因為一個字——“衰”。

高二時,張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報考了北京廣播學院的考試。沒想到他竟考出了專業課第一名的好成績。可這次考試卻因為不是高考被取消了考試資格。

一年後,張譯總算熬到了高考,本以為可以穩進心儀的大學。誰成想半路竟殺出個程咬金,一位少數民族考生因為政策的加分,頂替了張譯。

《聖經》中有一句話:“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播音員的張譯,最終卻在高考落榜後,歪打誤撞地走進了表演學習班。

表演課上,他飾演的大猩猩逗得全場同學哈哈大笑,用老師的話來說,不是因為演得像,而是因為長得像。

張譯不討喜的外貌以及字正腔圓的播音腔,讓他與表演系格格不入。他還是更喜歡肅穆、莊嚴的播音。

當他因無法融入表演系,而打退堂鼓時,無意間觀看了兩部話劇。他第一次為話劇流下了熱淚。他意識到一個好演員會通過表演將觀眾代入其中。而一個好的表演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情感的橋樑。

漸漸地,他開始喜歡上了話劇。於是他決定備考中戲。可面試時,老師卻以“你不如去考導演系或者戲文系”委婉拒絕了他。

延伸閱讀  電視劇《重生之門》過審,期待張譯王俊凱的合作!

他沒有放棄,又轉身去考軍藝。這次落榜的理由僅有八個字:脊柱彎曲,營養不良。

張譯在逆流的人生中拼命地劃著槳,他相信只要肯努力,一直堅持就一定能劃到夢想的彼岸。但是無情的人生巨浪卻一次又一次將他拍回到岸邊。

這一次,失望與絕望將他裹挾得無法喘息。他終於體會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真正含義。

02 萬念俱灰的十年

正當張譯想放棄夢想另謀出路時,北京戰友文工團學員團來到哈爾濱招生。他再一次鼓起勇氣去參加考試。這一次他終於如願以償,可他的“衰神”人生顯然還在繼續。

初進班級,張譯便被同學們以投票的形式,評選為班級“三醜之一”,人送外號“驢臉”。

因為外貌不出眾,張譯根本沒有登台的機會。他被團里安排做文職。那些年,團里大大小小的晚會、會議紀要和報告均出於他手。但他卻依舊得不到團長的認可。

雖然張譯的創作才華大家都有目共睹,但團長一直不肯用他的劇本。張譯一氣之下將劇本投到《劇本月刊》。劇本在刊物上發表後,張譯拿著雜誌找到團長。這次張譯因逞一時之快,得罪了團長,斷送了在團裡唯一的一次演出機會。

這5年裡,張譯不停地投簡歷,跑劇組。可他爭取過來的卻僅僅是沒有台詞,甚至沒有正臉的群演角色。

但他珍惜每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以專業的態度用心去飾演每一個小角色。他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康紅雷導演。

康紅雷導邀請張譯飾演《民工》中的男三號。恰巧這時,張譯又接到團裡顧晶導演的邀約電話。張譯以團為重,當即回絕了康紅雷導演,高興地往團裡趕。

可剛到團裡,他就接到顧晶導演被開除的消息。原因竟與他有關,因為顧晶導演選了他這樣一位不會演戲的演員。

之後,張譯在團裡繼續做著文職。為了自己的舞台夢,他低三下四地去求團長,懇請團長能給他一個上台表演的機會,可是好話說盡,換來的卻是團長的冰冷拒絕。

這十年受打壓、遭排擠、被雪藏的淒楚經歷,沒有擊垮張譯,反而讓他越挫越勇。他不甘心臣服於現狀,他要為了理想而活。

延伸閱讀  明日官宣!範丞丞新電影《人生路不熟》將定檔,有望五一檔期?

03 鹹魚迎來了翻身時刻

無奈之下,張譯再次找到康紅雷導演。康紅雷導演不計前嫌,在《民工》中為他安排了一個角色。

可這個角色並沒有讓張譯一夜成名,但卻讓他成功地走進了圈內人士的心中。

他們都知道有一個皮膚黝黑,單眼皮小眼睛的群眾演員。陳建斌在拍攝《喬家大院》時,曾對身邊飾演群眾演員的張譯說:“我看你眼熟,《民工》裡有你吧?”張譯憨笑著點了點頭。

事後,陳建斌埋怨導演:“你知道他出演過《民工》吧?你怎麼能只給他這個群演角色呢?”導演聽後,連忙道歉。

都說只有熬過了歲月的苦,方能嚐到歲月的甜。張鐸在熬過十年的艱難歲月後,終於等來了事業的輝煌。

2006年,張譯給康紅雷導演寫下一封希望出演《士兵突擊》的長文信。他希望能出演許三多這一角色,但最後,康紅雷導演卻決定讓他出演戲中的史金班長。

這部戲沒有讓張譯大紅大紫,可他飾演的史班長這一角色卻深入人心。他終於從群演升到了男三號,並成功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2009年起,張譯的演藝事業開始節節攀升,從男三號一躍成為男主角,被中國各大著名導演邀約不斷,成功擠進一線明星的行列,並先後獲得中國最佳男配角獎,中國年度男演員獎及中國最佳男主角獎等多項大獎。

2018年後,張譯每年都會出演一部軍旅題材的重磅電影。當了8年兵的張譯在影片中飾演的軍人形象,在全國觀眾們的心中掀起一陣陣浪潮。張譯也終於圓了自己的英雄夢。

2021年12月30日,張譯憑藉《懸崖之上》榮獲中國電影最高獎項——金雞獎影帝。

著名政治家張聞天曾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對於張譯而言,成為演員就是他最理想的生活。張譯曾說自己很“軸”。他曾因為軸得罪過不少人,也阻礙了事業的發展。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份軸,他才能對旁人的冷嘲熱諷與挖苦,置之度外,一心追尋自己的理想之路。

他當了10年的群演,3年的男三號,12年的男主角後,人生終於苦盡甘來,最終從一位默默無聞的路人甲,成功逆襲為金雞獎的影帝。

延伸閱讀  2022懸疑諜戰劇爆款預定!王志文張志堅靳東上演諜戰風雲

張譯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追尋理想的生活,雖然很難,但是卻值得。只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堅守信念,一直努力,每個人都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實,命運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即使我們拿到一副壞牌,也照樣可以像張譯一樣,選擇逆流而上,憑藉自己的力量反轉人生,過上自己喜歡的人生,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模樣。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歡迎閱讀,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關注我,稍後會為您帶來更多有趣、有料、有溫度的好故事。

.


Posted

i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