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生病時會去就醫,不過醫生開的感冒藥一定要吃完嗎?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指出,感冒藥並非一定要吃完,在於多數感冒藥物僅為緩解症狀的輔助性藥物,並不具備殺死病毒的功效。然而,陳亮宇醫師也提醒民眾,若是合併細菌感染而開立抗生素,或是有過敏症狀持續的情況,則必須完整服用療程,以免產生抗藥性或症狀反覆。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感冒藥原理
陳亮宇醫師在臉書分享影片表示,一般感冒醫學上稱為「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病毒經由眼睛、鼻子、嘴巴進入上呼吸道造成發炎。醫師開立的感冒藥物,如止咳、化痰、消炎藥等,主要作用是緩解症狀,不會殺病毒,真正使感冒痊癒的關鍵在於人體的免疫系統。
感冒藥什麼時候停
陳亮宇醫師強調,雖然一般感冒藥不一定要吃完,但以下2種情況例外:若醫師診斷出現鼻竇炎或其他部位細菌感染而開立抗生素,必須完整服用以避免細菌產生抗藥性;另外,若感冒合併過敏症狀,即使感冒症狀消退,但過敏情形持續,建議將過敏藥物療程完整服用完畢。
正確用藥避免產生抗藥性
陳亮宇醫師最後提醒,一般感冒症狀改善後可以不用把藥吃完,但若醫師開立抗生素,務必遵醫囑完整服用療程,並定期回診追蹤,以免因不當用藥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造成日後治療困難的情況。
看更多:常常覺得口渴、尿多要小心!醫師:出現7症狀當心已罹患「癌王」
感冒去藥局買什麼藥
衛福部食藥署先前在官網上提醒大家,市售的綜合感冒藥通常含有多種成分,如止痛退燒藥、抗組織胺(用於緩解鼻塞和流鼻水)、止咳藥和化痰藥等。然而,這些藥物只能減輕感冒症狀,並不能預防感冒。民眾若要在藥局購買綜合感冒藥,最好遵循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來使用,以確保安全。
感冒不吃藥多久會好
食藥署表示,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成年人在充分休息和補充水分或電解質後,大多數情況下會在1到2週內自行康復。綜合感冒藥可以幫助緩解症狀,但無法消滅病毒。民眾不應自行增加藥物劑量或同時使用多種感冒藥,這可能不會加速症狀的緩解,反而可能提高副作用的風險。
▲食藥署表示,吃綜合感冒藥可以幫助緩解症狀,但無法消滅病毒。(示意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陳亮宇醫師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6sdpyzhva/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