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貨櫃。(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震撼產業界,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業者需要在短期內做好4大風險評估,才能從漲價、供應鏈優化等面向找到對策,他進一步認為,關稅制度上路以後美國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會不會出現變化,值得觀察。
第1、美國課稅細節,32%關稅究竟是整體出口至美國產品統一召徵,或個別產品實質稅率待釐清,建議產業界應做最大風險評估,例如石化產品關稅風險至少從現階段最低6.5%至新關稅32%的上限去評估。
第2、中、越、韓等競爭對手國也課稅,銷貨策略要從台灣角度進行風險評估,與競爭對手國比較起來,是不是稅率比台灣低,造成銷售壓力。
第3、台灣經第3地製造產品後銷往美國,疊加關稅風險需要進一步掌握。
第4、最大風險不是對手搶單,而最怕是美國人在加稅之後要不要消費,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內需市場之一,一旦關稅上調,美國人不消費,客戶沒了,供應鏈該怎因應,除非像台積電所生產晶片是「非買不可」,那漲價大家就必需承擔。
最後還要注意其他國家,因為商品銷售美國受挫,將過剩的商品銷往第三國,將會引發第三國之間的貿易大混戰。
標題:台遭課關稅32%! 學者:廠商4面向風險評估找對策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