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愛了周迅20年,為什麼不娶她?這部電視劇說出真相


20世紀的第一年,一部被譽為“全員顏值在線”的電視劇風靡全國,這就是由趙寶剛執導的《像霧像雨又像風》。

陳坤、周迅、陸毅、羅海瓊、李小冉等一眾顏值與實力優秀的年輕演員們,在片中演繹的舊上海愛情故事,讓人看了大呼過癮又養眼。

然而,《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故事本身卻如同它的片名一樣,飄渺無定,結局更是無一人得到幸福,充分演繹了悲劇美學,展示了愛情的捉摸不透與尋愛之人的走投無路。

雖然是一部愛情戲,但這部劇卻與傳統言情劇不同,全劇沒有固定男女主角,也沒有貫穿始終、驚天動地的主線劇情。

愛情始終在七位年輕男女中散落、流轉、變換,如同那摸不到的霧、接不住的雨、抓不緊的風。

01

新鮮感帶來的一時悸動,是遮住人眼的愛之霧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永遠不缺令人悸動的偶遇邂逅和激盪人心的愛恨情仇。

《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舞台上。

陳坤飾演的鐘錶店小伙計陳子坤與店主女兒方紫儀自小青梅竹馬,雖然方父不同意二人交往,但兩個人卻日久生情,互許終身。

然而黑幫大小姐杜心雨的闖入,卻打破了二人的甜蜜愛戀。

周迅飾演的杜心雨自小養尊處優,性格機靈古怪,天不怕地不怕。卻偏偏對一個窮小子一見鍾情、上了心,這份感情在旁人看來突如其來且毫無道理。

其實杜心雨的心動來源於那份“不同”,因為童年的一些不幸遭遇,杜心雨自小身體不好、脾氣古怪,家中親人和僕從都對她小心翼翼、照顧有加。

陳子坤與她的第一次相遇,是陳子坤上杜家鬧事,討要賠償。

陳子坤像一個闖入她世界中的異類,會正常地與她對話,甚至會對她發脾氣、鬧情緒。

這份新鮮與特別是杜心雨從未感受過的,她將這種感覺解讀為“喜歡”,於是不可救藥地愛上了陳子坤。

同樣的,留學歸來的青年才俊李英奇也有這樣的“新鮮感”情結。

他本有對他癡情一片的未婚妻,身邊也不乏優秀美麗的女性,但卻偏偏對有男朋友的方紫儀動了心。

不同於其他女性對他的仰慕和靠近,方紫儀一直對他的示好刻意迴避,保持距離。

方紫儀對陳子坤的一往情深激起了李英奇的勝負欲,他想保護方紫儀,又想征服方紫儀。在這樣的驅動下,他拋棄未婚妻,最終和方紫儀結婚。

有時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在愛情面前彷彿走火入魔,一定要得到某個人,或者一定要征服某段關係。

其實,這是因為他們因為童年或過去經歷的缺失,在愛情中刻意追求某一種滿足感。

這種“無端”而生的愛意往往會如同霧氣,遮住人看到真相的眼睛,使人們忽略了兩個人相戀的本質。

李英奇與方紫儀結婚後,又放不下被自己拋棄的未婚妻。未婚妻常常出現在二人的婚後生活中,導致夫妻倆矛盾越來越多,最終婚姻走向破裂。

延伸閱讀  電影《危機航線》開機!60歲劉德華狀態佳,與00後張子楓首演父女

我們在人生中不可能只對一個人動心,但並不是每一次悸動都值得被成全。

錯位的愛意往往通向錯位的人生,最終將感情引向消亡。

02

拯救者心理的自我感動,是落在心頭的愛之雨

老闆女兒不顧家中反對,愛上店裡的窮困小伙計,聽上去是很熟悉的愛情戲碼,方紫儀和陳子坤之間便是如此。

天真善良的方紫儀對於陳子坤,存在一種拯救心理。

她深知陳子坤身無一物,但如同所有愛上窮小子的公主一樣,她相信他們的愛能戰勝一切,能拯救子坤的命運。

沒想到,陰差陽錯,她想拯救的人卻去拯救別人了。

最初面對杜心雨的示好時,陳子坤是拒絕的。

直到他目睹了杜心雨的發病,既而聽杜心雨家人講述,杜心雨的病其實是一種心病。

小時候,她曾親眼目睹父親槍殺了最疼愛自己的二叔。從那兒以後,她便不再與父親說話,而且性情大變,鬱鬱寡歡。

只有面對陳子坤時,她才會露出久違的笑顏。並且因著陳子坤的緣故,十年來她第一次開口回應了自己的父親。

杜心雨永遠用崇拜而眷戀的眼神注視著他,內心那麼脆弱天真,需要他的呵護與救贖。

陳子坤彷彿是杜心雨世界中的救世主,這是在方父的小店裡,陳子坤從未感受過的能量。因著憐憫,也因著自尊心作祟,他不再拒絕杜心雨的靠近。

拯救心理下催生的愛意,的確如同細雨般,能滿足拯救者的自我感動與自尊心,也能滋潤被拯救者渴望救贖的心。

然而門楣的差距以及柴米油鹽的瑣碎告訴我們,僅有一腔愛意或許只能帶來一時的拯救。細雨終將在塵埃中乾涸,這樣倉促選擇的親密關係,很難經受更多愛的考驗。

杜心雨的心始終脆弱敏感,陳子坤在她與剛離婚的方紫儀間左右徘徊,疲於奔命。

最終,在重重的誤會和矛盾中,杜心雨出家,杜父開槍射殺了方紫儀與陳子坤。

因為陳子坤自以為是的情感流動,這場三人愛戀最終以慘烈的悲劇收尾。

03

因為錯位需求而催生的愛,是縹緲不定的風

德芬空間曾經接待過一位來訪者小艾,她是一位婚齡八年的女士。

她坦言最近在工作中認識了一位非常相投的男士。

用小艾的話說,她自己是個追求精神世界的人。丈夫雖然老實能幹,但和她沒什麼共同語言,滿足不了她精神上的需求。

而這位新認識的男士卻總能與她相談甚歡,兩個人很多興趣相同,聊天永遠不缺話題。

小艾問,我應該放棄我丈夫嗎?我感覺我的愛已經從我丈夫身上流走了,去到別人那裡了。

延伸閱讀  《仙劍》林月如又出事,身價過億老公被正式起訴,安以軒社交停更

小艾的情況與《像霧像雨又像風》這部劇中何其相似,李英奇被方紫儀的與眾不同吸引,感情產生了流動,拋棄未婚妻表妹,執意與方紫儀結婚。

後來與方紫儀婚姻破裂,方紫儀直言從沒愛過他。為了得到真愛,他又回到了對他痴心一片的表妹身上,感情再一次發生了流動。

因此,在這部劇中,你很難總結出主角們的擇偶標準是什麼。

除了杜心雨和孫紅雷飾演的阿萊,其他男女們都因為各自的需求,一直在不同的愛戀對象間徘徊。

本劇導演趙寶剛說,事實上,一切不幸皆來自於人物自身的心理錯位。

小艾亦是如此,當某種需求產生時,他們固執地堅信只有親密關係才能滿足這種需求。

如果當下伴侶無法滿足他們,他們就會尋求親密關係的改變,於是錯誤的流動就發生了。

然而需求背後的感情就如同風一般,當這個需求不再或新的需求產生時,風就又要飄向下一個地方。

於是你會發現,有些人總在不同關係中輾轉,永遠找不到“穩穩的幸福”的狀態。

04

破除像霧像雨又像風的魔咒

其實,對每個人來說,感情本身就是一種變化的狀態。

跟伴侶相處,很少人能做到長期十分穩定。

然而如果被感情的變化控制和主宰,我們在愛的低谷期馬上轉而找尋另一個人,那麼親密關係就不再是幸福的源泉,而變成了一道道迷障。

想要擺脫這種模式,我們可以:

1、看見自身的強烈需求

人們喜歡哪種人,想過上哪種生活,都來自童年和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果成年後,我們在某個人身上體會到童年缺失的情感時,就會不自覺地產生好感,甚至愛上對方。

《為何愛會傷人》中認為,有些女人對男人選擇的一再錯誤,其實是基於她想改造童年夢想的一種投射,她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可以修正童年的錯誤。

因此,如果這種想法太過強烈,形成過度補償效應,那這個人便會為了和對方在一起犧牲而其他的東西,甚至犧牲自己。

在這裡推薦大家找一個安靜的時間,回顧童年那些沒被滿足的需求、那些印象深刻的事件,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自揭傷疤,而是警惕自己被這些需求所操控。

2、從變化中,覺察關係的不同狀態

親密關係中每一次的變化與流動,都是雙向的。我們能做到的,是先處理好自己的那部分。

所以,如果感情有所變化,我們先把矛頭指向伴侶,比如伴侶不夠好、兩人沒話說、想法有隔閡等等。其實這都是我們逃避的表現。

而最好的做法,是回歸內心問自己:我想尋找什麼?

阿德勒曾經提到,所有奮鬥的目標是為了獲得歸屬感、價值感和意義感。親密關係尤其如此。

當我們的愛出現低谷、阻滯,或者流向別人,很多人以為是彼此不合適了,其實沒有任何親密關係是完美的,它不能時刻給你供養一切。

延伸閱讀  被三叔自己玩壞的《盜墓筆記》,翻拍質量參差不齊,雲頂篇敗好感

只要你清晰地知道:這段關係中的我們彼此缺失了什麼,就能明確地處理它。

3、接納“不完整”的伴侶,才擁有完美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是一篇無形的契約,但不是我們無盡索求的源泉。伴侶能做的也是有限的。

也是在這樣愛的流動和變化中,我們可以覺察到自己和伴侶的不完整性。

畢竟親密關係是雙向和主動選擇的結構,我們會在一次又一次的低谷中看見對方缺乏什麼特質。我們進一步要做的不是失望,而是如何一起補足。

有些人確實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伴侶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甚至看到了伴侶完全不同的面相,這時候當然果斷分開。

但我們相信人性中善良的天使。每段親密關係也是恩賜。

當你接納了“不完整”的伴侶,坦然去感受愛的流動變化,才真正擁有完美的親密關係。

在需求面前,流動著的應當是親密關係的狀態,而非親密關係中的對象。

每一個人都有不完整性,我們無法從一個人身上尋求到所謂的完滿狀態。

只有覺知、接納後的改變,才能讓愛得以延續,讓親密關係日趨完美。

讓我們更智慧地處理流動,撥開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愛情魔咒,擁有更加踏實美好的親密關係。

.


Posted

i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