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想好想談戀愛》這樣的劇,再也拍不出來了?


試想,城市的早晨,迎面走來一位摩登女郎——

上著半開領閒適白襯衫,下穿高綁帶及踝廓形裙,一雙尖頭貓跟小涼鞋,一隻黑色方形腋下包。身姿款款,髮絲輕盈,手握一杯咖啡,太陽鏡後的神情並無輕慢,卻掛著一份擋不住的自信。

她是誰?

譚艾琳。

三十出頭,書吧女老闆,時常寫作,偶爾出書。

未婚。

在這個瀰漫著咖啡香的早晨前,她剛剛拒絕了一位商業新貴的美意。昂貴的禮物和燭光晚餐打動不了這位摩登女郎的芳心,一張定額的銀行卡,亦無法叩響那扇叫作愛情的房門。

我對你,沒有感覺。

鑽石王老五苦笑著接受,又發問,真想知道讓你愛上的那個男人,會是什麼樣?

譚艾琳笑而不答,依依惜別了這場好萊塢式的愛情。

愛情至上的個人宣言呼之欲出,而就是這個普普通通的都市早晨,這身黑白色系的經典搭配,牢牢抓住了電視機前那個懵懂女孩的眼光。

是的,那女孩就是我。

而這身搭配,則出自18年前那部都市女性情感電視劇《好想好想談戀愛》。

時尚啟蒙加上情感啟蒙,或許誰都沒有料到,這樣一部有著俗氣名字的電視劇,在接下來的近二十年中,成了絕唱。

01

何為絕唱?

最高造詣。

到目前為止,2004年的電視劇《好想好想談戀愛》在豆瓣的評分維持在8.2分。

之後同樣講述四位女性都市生活的《歡樂頌》,評分7.4。

早《好想》一年的《粉紅女郎》是8.0。

是《好想》拍得太好嗎?

倒不全是。

此類題材的片子,本就少之又少。

而能將女性情感維度拓展到如此地步的電視劇,再未有過。

此劇與其他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單純。

延伸閱讀  知名“反派大佬”,88歲金馬影帝去世,合作過港台娛樂的半壁江山

如今,當我們設定了三十加、女性、未婚這樣的標籤,接下來的劇情幾乎不言而喻。

但18年前的《好想》並未如此。

劇中沒有催婚,沒有七大姑八大姨,沒有婚姻交易,沒有車也沒有房。

有什麼呢?

一場又一場的戀愛。

四位女性各自輾轉於不同的男人中間,再不時聚首,探討愛情的坎坷與真諦。

何為愛情的真諦?

不過幸福而已。

《好想好想談戀愛》是女性在藉愛情之名,追尋人生的幸福。

他們渴望幸福,渴望被愛,而在尋愛的途中,漸漸懂得犯錯的價值和妥協的意義。

在這部劇中,父母是疏離的,事業是陪襯的,柴米油鹽是隱去的。它如同一輛專為女性打造的精緻列車,拋下一切,簡裝出發,奔赴唯一的目的地。

評論裡說,為什麼這麼久以前的片子,反而讓人有種“精緻感”?

這不得不提到導演劉心剛。

當年作為美術師的劉心剛轉行做導演,第一部即是此劇。

構圖出彩,攝影講究。光線的明暗暗示著人物的走向,角度的變換也充滿寓意。

這些細活,在當年或許是一種共識,而如今卻幾近絕跡。

不僅如此,《好想》的全明星陣容再難復制。

蔣雯麗、那英、梁靜、羅海瓊。是的,那英唯一主演的電視劇,正出自於此。而她在其中的表現,甚至比當下的那些所謂的“專業演員”都更勝一籌。

此劇的編劇李檣,之後更是寫出了《孔雀》、《立春》、《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和《黃金時代》。

而在作曲一欄裡,則寫著竇唯的大名。

無論是造型、鏡頭,還是台詞、配樂,整部劇呈現出了一種難得的高級感。

你很難想像,劇中的服裝尤其是譚艾琳的搭配,如今看起來仍代表著不俗的品味。

正應了那句:時尚易逝,而風格永存。

02

毛納、黎明朗、譚艾琳、陶春,你們還好嗎?

這條音樂後面的跟評,讓我瞬間破防。

延伸閱讀  馬麗:為了某部電影我特意留了長發,開拍時,女主卻換成了宋芸樺

說滄海桑田大約太過,可18年足夠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孩長成大人。而當年讀著中學,不施粉黛的女學生,如今也已經到了劇中人的年齡。

當我回望這部劇,最為感慨的仍舊是譚艾琳與伍岳峰糾纏不清的虐戀。

另外三位女性都是在和不同的男人談戀愛,只有譚艾琳一直在伍岳峰設下的謎局中打轉。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一幕,成了譚艾琳情感的分水嶺。

之前是成熟自信的都市女性,當轉角遇到愛,一切都變了。

譚艾琳是劇中人物前後反差最大的一個,我們看著她深陷愛情,被愛情奴役。

我們看到她被伍岳峰的不婚主義中傷,看到她被伍岳峰迷得神魂顛倒,看到她被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看到她從優雅成熟到失去自我。

那場雨中的大戲,令人心碎。

分手總是難免的,你又何必一錯再錯?

跟著譚艾琳,我們彷彿共同經歷了一場愛情的洗禮。

而重看《好想》,令我感受最深的,竟然成了那個溫柔而傳統的陶春。

她一出場即表明態度:我相信能量守恆,愛情的次數是有限的,用完就沒有了。

秉著這樣的原則,她珍惜每一次戀愛的機會,渴望著婚姻到來的那一天。

但注意,她渴望婚姻,卻不是一個結婚狂。

從前我幾乎忽略這樣一個溫溫柔柔的女性,而此次重看,我才發現陶春是四個人當中“當斷則斷”的翹楚。

她既不會像譚艾琳那樣糾纏不清,亦不會像黎明朗那樣表面剛強,更不會像毛納那樣遊戲人生。她像一隻靈敏的小獸窺探著對方的舉動。當對方觸到紅線,滴,遊戲結束。

她看起來是最弱的,但她的內心比別人都堅強。

在《好想》收尾處,陶春如願以償進入了婚姻。而婚姻帶給她的第一重考驗,竟然是男方無法生育。

編劇對陶春太殘忍。

可殘忍之餘,似乎也有一些東西要表達。

是什麼呢?

03

《好想好想談戀愛》最具有爭議的是什麼?

結尾。

結尾處,一向“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毛納閃婚。她說,我累了,第一次渴望在一個男人身邊安身立命。我不求別的,只要安穩健康,過平靜的生活。

三人皆驚。驚詫之餘,譚艾琳沉默,黎明朗痛哭,而陶春預備接受命運的安排。

延伸閱讀  漫威新作被曝光?复聯四大成員齊聚美隊歸位,疑似复聯新故事線!

有人說,毛納最後的信,如同一封遺書,很悲壯,卻很真實。

這是對過往的否認嗎?

不見得。

這更像是一次身份的更新。

愛情是美好的,但愛也實在太苦了。

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婚姻也不會是愛情的終點。

《好想好想談戀愛》結尾處提示我們,愛情這趟列車即將到站,請整理心情,有序下車。

而毛納說得更妙,回想過去如同一條湍急的河流,我終於涉河而過,到達彼岸了。

祝我們都幸福吧。

作者其他文章:

重溫《上海灘》,才發現馮程程“沒那麼簡單”

《新白娘子傳奇》過了三十年,我才終於看懂“李公甫”

安陵容,到底輸在哪裡?

《神鵰俠侶》的故事,為什麼從“李莫愁”開始講起?

平分往事,換個方式看經典。

.


Posted

i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