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想得到不錯的票房,除了製作水準外,與排片檔期也會有很大關係,能在春節檔或國慶檔排上影院檔期的電影無疑都是幸運的。比如春節檔電影、由賈玲首次執導的《你好,李煥英》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票房收入,最終超越票房呼聲最高的同期檔電影《唐人街探案3》,以54.13億的票房收入位居中國內地影史第二名,僅次於排名榜首的《戰狼2》。
轉眼國慶假期來臨,除了旅遊熱度高漲外,各大院線也在10月黃金週推出了反映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長津湖》,片長達3小時,市場效果良好,貓眼評分高達9.5分。從9月30日上映到小編髮稿時不足4天的時間,票房已經超過14億,已經打破了多項記錄,成為國慶檔電影的最大贏家。
根據燈塔專業APP記錄,《長津湖》已打破至少12項內地影史記錄,比如中國影史戰爭片首映日票房記錄、國慶檔影片首映日場次記錄等。
該部電影由徐克、林超賢、陳凱歌三位知名導演共同執導,主要演員包括吳京、易烊千璽、朱亞文、段奕巨集等,還包括其他知名演員友情出演,演員陣容強大,多為實景拍攝,加上群演等,人數超過70000人。另外,不少道具都是按照1:1的比例打造出來的,這就導致該部電影整個成本非常高昂,據稱投入達到了13億。
《長津湖》的票房收入需要達到多少才能收回投資成本呢?
《長津湖》13億元的投入,可都是真金白銀,但票房收入並不是全部給投資方出品方的,按照慣例,投資方出品方只能拿到票房收入的極少一部分,這就導致13億的成本,需要很高的票房收入才能保證投資不會虧損。
我們可以算一下該片的經濟賬。
對於票房收入,有資格分這塊“大蛋糕”的機構或人員不在少數。
首先就是需要繳納3.3%的增值稅及附加,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不管電影賺不賺錢,這部分費用都是必須要交的,餘下的91.7%才是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在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作為影片的放映方,分得的票房比例最高,超過了票房收入的一半,大約佔可分賬票房的57%,剩餘的43%才是影片各有關方能夠分成的收入。
由於電影發行等多種因素都需要資金的支援,比如發行代理費等,最終影片有關方只能拿到票房收入的33%左右。
根據專業人士的測算,一部投資3000萬的電影,票房收入至少達到9000萬才能保本。
按照以上邏輯進行估算,《長津湖》想要不虧本,至少需要達到39.4億的票房收入,取整就是40億。這個票房收入放在中國內地影史來看,可以排到第7位。
《長津湖》能完成這一“艱鉅”的票房任務嗎?
我們接著往下分析。
根據貓眼專業網站資料,截至發稿時,該片票房已經超過14億,該網站同時給出內地票房預測資料:45.93億。
從預測資料來看,與投資相比,《長津湖》顯然已經贏了。投入的高成本,加上對演員限薪令制度的出臺,保證了《長津湖》的影片質量,4天的公映情況,也反映了與投資成本相匹配的市場影響力。
如果按照貓眼預測資料最終成真,那麼45.93億元的票房收入,可以排到內地影史票房TOP5,將擠掉目前排名第五位的《唐人街探案3》。
目前中國內地影史票房前5位分別是:
第一位:2017年7月份上映的《戰狼2》,票房56.95億;
第二位:2021年2月份春節上映的《你好,李煥英》,票房54.13億;
第三位:2019年7月份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36億;
第四位:2019年2月份上映的《流浪地球》,票房46.86億;
第五位:2021年2月份春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票房45.23億。
結語
綜合以上分析,《長津湖》雖然投資巨大但收回成本基本上不會存在問題,餘下的就是多賺少賺的問題,以及將對中國內地影史前5、甚至前3排名產生何種影響的問題了。當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完成前5的任務希望是比較大的,但想進入前3,難度還是有的,票房至少要超過50億。不過,話又說回來,票房收入沒有什麼不可能,就像春節檔最大黑馬《你好,李煥英》,映前誰也沒有準確預測到該片的最後票房能達到那樣一個高度。同樣,《長津湖》完成50億的票房,並非完全沒有可能,因為前4天的票房收入以及未來預測的票房收入都是非常樂觀的,進入內地影史前3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