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大院》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除了官場百態,還有底層人民群眾的形象,當然,也有商人。最具代表性的商人,應該就是朱雨辰飾演的鄭三(鄭貴平)了。整部劇看下來,其實他才是本劇的最大贏家吧。
1、鍛煉了身體
鄭三一出場,就帶著“八面玲瓏”的優勢,長袖善舞。當然,作為商人,如果沒有這個能力,恐怕他也不能穩坐光明縣經濟的“頭把交椅”。
梅曉歌一來,他就把他的消息全部摸透了,還特意等在大院兒裡,為的就是見他一面。因為時間把握得剛剛好,梅曉歌也沒辦法拒絕,所以就答應見一面。
鄭三見梅曉歌,自然也不是空著手的,而是拿了一份招商引資項目書。你看,他果然最了解領導喜歡什麼。這個可比其他的東西好用多了。
通過這份項目書,鄭三跟梅曉歌有個短暫的交談,並了解到梅曉歌如今還每天晨跑,於是他立馬買了運動鞋,為的就是能夠跟梅曉歌晨跑。
雖然第一天沒遇上,但是鄭三並沒有放棄,果然後面兩個人開啟了一起晨跑的生涯。不得不說,鄭三還是挺有毅力的,他能夠陪著梅曉歌跑幾年,靠的不僅僅是“小心機”,而是真正地在跑步了。
梅曉歌也不傻,是巴結還是真的在陪跑,他也能看出幾分。鄭三跟著梅曉歌晨跑這幾年,最大的好處自然是鍛煉了身體,這是什麼都換不來的,而且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呀。
2、隱形的福利
雷打不動地陪著梅曉歌晨跑,時不時地還跟他交流一下縣域內商人的情況,這就是“隱形福利”。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梅曉歌還沒來的時候,因為拆遷問題,徐泳濤給鄭三打電話,讓他趕到拆遷現場,因為開車打電話,他被交警毫不留情地查住了。要不是他拿出通話記錄,罰款肯定是逃不掉的。
但是他陪梅曉歌跑了一段時間的步之後。有人求他辦事,就是幫那個開連鎖飯店的哥哥申請營業執照的事情,鄭三給劉亞軍打電話請吃飯。劉亞軍其實是不想去的,但是他對鄭三說,要不是你打電話,我肯定不去。
你看,之前連個交警大隊長都不給鄭三面子,而今一個工商局局長卻沒辦法拒絕他。這就是陪著領導的好處呀。
雖然他也沒做什麼,但就是每天有跑步這十幾分鐘的聊天,對鄭三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畢竟能夠跟在領導身邊的人,誰也不敢得罪呀。更何況,梅曉歌沒事還從他這裡打聽一下縣里的一些風聲之類的。
所以呀,別看只是一個簡單的跑步,對鄭三來說,帶來的福利還真不少呢。
3、搶奪了先機
鄭三跟著梅曉歌跑步,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轉型。
隨著環保力度加大,鄭三的企業也面臨轉型問題。一開始的時候,梅曉歌跟鄭三提到,他的廠子可能需要搬遷,當時鄭三也有點慌。畢竟他的企業是重工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可能要被淘汰。但是搬遷,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呀。
後來,梅曉歌問他,有沒有想過轉型農業。他還是挺猶豫的,但是當他看到梅曉歌的決心,以及跟蔣先民交流過之後,他決定開始試水。
你看,跟在領導面前還是非常有好處的,一是可以掌握一手資料,也能藉此來觀察領導的決心和態度;二是可以享受扶持政策呀。他的農業能夠試水能夠,不就是因為有梅曉歌和蔣先民的扶持嘛。
畢竟有些事情政府單獨做不好做,需要企業來承辦,而鄭三的企業正好可以來接手。
試想,如果鄭三沒有跟著梅曉歌跑步,失去了這個重要信號,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他的企業可能已經面臨著重重困難了。但因為他跟在梅曉歌身邊,能夠隨時掌握政策走向,所以他的企業才能夠迅速轉型,立於不敗之地。
這樣一看,是不是鄭三才是全劇最大的贏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