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是不是飘了?旧采访说剧版《封神》是水沟,《西游》没价值


乌尔善是不是飘了?

《封神第一部》自上映票房、口碑双丰收,已突破20亿,成为影史第32部票房破20亿电影。

导演乌尔善凭《封神第一部》一夜爆红。

近日,网友就找出乌尔善早期专访的谈论,当被问及剧版《封神》是不是难以跨越的高山时。

他竟然说:那不是高山,是水沟!

言外之意,乌尔善导演觉得剧版“封神”与电影版“封神”无法相提并论,一个在高山,一个是水沟。

爆火后的他,收获了不少粉丝。

有人试图为他洗白,认为他说出这些话是情商低,还有些人则认为他过于主观。

不管是什么都不应踩踏经典,让自己上位。

剧版《封神》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不是“华丽戏服、特效”能颠覆的,“它”是许多人的回忆。

有人想颠覆你的回忆,你同意吗?

乌尔善的“自负”,也将是《封神第一部》最大的败笔。

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导演总是想用“特效”勾勒出来的作品去恶意碰瓷经典,再用一番大道理去教育观众,再卖一波情怀。

蓝天野老师就曾对“花花绿绿”的戏服感到吃惊,他老人家觉得这是在商业化“艺术”。

的确。

现在的电影一般都是这个操作,无论任何题材的作品,都是一个操作。

延伸閱讀  古裝小甜劇《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賭約變愛情,男二成為意難平

炒一波热度,踩一下经典,卖一波情怀,收割大众的眼泪与共鸣,然后去刷电影的票房……

现在的人,需要情怀吗?

需要教育吗?

大众需要的是用一部不错的电影去暂时的忘记生活上的苦涩。

话说回来,再谈乌尔善的言论。

有些人总喜欢打着“还原历史”的角度去拍摄,乌尔善还说《西游记》就不是历史的事,完全是捏造。

那么,反问乌导一句“世间有神”?

如果,《西游记》是捏造,

《封神第一部》就不是?

不要觉得自己的电影票房卖的好,就可以去诋毁经典,为什么《西游记》是四大名著,而《封神》不是!

一边是碰瓷经典,另一边他还是很现实的。

电影在宣发的时候,他还请来温碧霞,特意安排了TVB版妲己温碧霞与影版妲己同台。

这是在摩擦观众的“智商”吗?

《封神第一部》并没有“吹”的那么好,剧中有很多角色是背离历史真实的。在大众心中的姜子牙,刚毅、果敢,仙风道骨,有磅礴之气;

而在影版中去显出了搞笑、哀愁,像街边算卦的“神棍”。

还有“妲己”。

延伸閱讀  《封神》《超能一家人》來襲國產奇幻迎新篇章?

历史上的妲己只是美女,不是妖;历史上她是河南人,而乌尔善却用了一个俄罗斯美女来演。

看完整部戏,您对“俄罗斯妲己”动过心吗?

相比而言,剧版的两位妲己着实让人心动,尤其是傅某某的,眼神中有杀气、有狠毒的戾气。

温碧霞版本足够美。

三位妲己相比,娜然的妲己只能算女人。

与妲己的标准差得太远。

纣王成了“美国”人。

人才济济的祖国,为何演一部本国的经典,要用这么多外国人呢?

很不解!

不是说有“限籍令”吗?

某些演员,嘴里全是“爱国”的话,而身体很诚实,就是拿着外国籍,在中国捞金……

还有,配角中,除了老戏骨,哪一个有演技?不都是“服化道”加上特效下的“神剧”吗。

演技在哪?

演“受了伤”的戏份,一众鲜肉们,脸上没土、发型不乱是怎么做到的?

早些年,乌尔善也是一个“肥皂剧”的导演,如今成名了就去踩踏经典与名著。

如今,他飘了。

延伸閱讀  资本抹黑,还是观众觉醒?电影封神争议不断

现在去踩踏经典剧,其实就是觉得自己和经典比不了,可以制造话题,刷存在感。

翻看他以往执导的作品不难发现,他也是个“俗人”。

《画皮2》中那些“狗血、露骨”的画面都是出自这个“大导演”之手,一边刺激观众的荷尔蒙,一边又打击观众心中的记忆。

这种导演真的不适合“红”。

您觉得呢?

我是刀郎凯撒!

.


Posted

i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