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代表內地水準最高的6部喜劇片,全看過的就暴露年齡了


1、《少爺的磨難》

荒誕無厘頭里含一丟丟《熱情如火》,某段還有一丟丟像未來的大話西遊,性喜劇裹了性倒錯、同性戀,盜墓也來了,當你以為故事已完全失控的時候,成長主題裹著愛國主題和異性戀又回來了。開頭模擬民國默片最有趣。

2、《孝子賢孫伺候著》

劇本的大綱非常好,可惜裡面細節有些我不是很喜歡,也是我對許多喜劇片裡不太喜歡的點:人物有時候太蠢了,或者說人物有時的行為邏輯和這個人物前期塑造的形像有突兀。比如這部當中男主的母親都已經從棺材裡出來說話了,結果男主還沒緩過神來。感覺有時候小品類的喜劇電影反而比這種幽默片更加合理,至少基礎設定就是角色有時缺心眼,反倒不會突兀了。

3、《甲方乙方》

有比較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特徵。透過巴頓、國足、泰森打拳、置房等橋段,可以看到一個逐漸走向世界、變化日新月異的中國。但電影也流露出一些悲觀的態度,比如對一種漸行漸遠的社會風氣的不捨。再說說電影本身,節奏較快,內容緊湊,笑點、主流觀念和時代新潮三者的結合很自然,還包含了溫暖的人情味以及浪漫主義色彩。有笑有淚,有讚頌有控訴,不錯的喜劇片。

延伸閱讀  從《還珠》《西遊記》到《家有兒女》,揭秘影視劇的離譜假菜!

4、《沒事偷著樂》

又一部現當代的《活著》,只是多了一絲樂觀的意味——依靠貧嘴。貧嘴構建了影片的基調,也是抖包袱的主要途徑。貧嘴還是底層小人物排解的方式,雞飛狗跳的生活每時每刻都“有事”,只能依靠貧嘴來鬆懈;而“沒事”的時候,也只能由衷地感嘆一句“趕快偷著樂”。就像喜劇的內核正是悲劇,貧嘴也許沒娛樂角色,但至少娛樂了觀眾。不得不感嘆當年的黃建新班子確實是有講好電影語言的野心,卻沒有足夠的技術條件,比如送水的那一段長鏡頭,本來著實該營造剪輯所難以疊加的情緒和的荒唐的喜劇效果,但礙於設備和年代的限制,只能說呈現效果略有取捨。

5、《舉起手來》

現在重新看一遍第一部。小時候看的時候覺得很好玩,很有意思,現在長大了可能是因為對這類將抗戰娛樂化的影片非常反感吧,自然對這部影片沒有任何喜歡,當然這個影片作為一個喜劇片和抗日神劇還是有所區別的,只是我個人認為那段苦難的歷史就是苦難的歷史,任何幽默化的表達都很難讓我喜歡。

6、《三毛從軍記》

《三毛從軍記》是那種真正優秀的兒童電影,因為首先它真的適合兒童來看,適應了他們的心理,熱鬧、好玩、漫畫一樣又幽默的恰到好處,但它真正的內涵卻需要成人觀眾來體會,很多地方都用特殊的風格來敘事,處處可見對zz的嘲諷,能做到的不多,也可以說是中國版的《好兵帥客》了。

延伸閱讀  瓊瑤經典小說的愛情電視劇梅花三弄系列介紹

曾代表內地水準最高的6部喜劇片,全看過的就暴露年齡了!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