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修羅》
要說到這部電影,真的就很尷尬了。
打的是中國魔幻電影的幌子,但它就是個四不像,你可以看到指環王的影子;權利的遊戲的影子;阿凡達的影子,但你就是看不到中國的影子。
該片投資7.5億,在國產電影中,真的已經是大製作高投資作品了。
可惜,該片上映後,三天票房都不到5000萬,片方氣的立馬撤檔停映,所以目前該片的票房就停止在了4983.94萬,與7.5億的投資形成鮮明對比。
該片在豆瓣評分也低到不行,僅僅3分,可惜了梁家輝劉嘉玲這樣的老牌實力派演員,當然,吳磊其實也不錯,只是這部電影被觀眾噴的是,編劇太爛,故事太差,成功背鍋。
二、《長城》
由於演職人員陣容強大,加上頂尖的製作團隊,《長城》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最燒錢的華語大片。
投資超過8億元人民幣,按照電影圈的規則,該片票房要達到25億才能勉強收回成本。
儘管劇情簡單的用“打怪獸”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出來,這依然是一部讓觀眾不明所以的電影。眾所周知,優秀的幻想類影片都需要創作者構建出一個龐大完整的世界觀,如《指環王》中的中土世界,《魔獸》中的艾澤拉斯。 《長城》通過片中人物,草草交代了怪獸崛起攻擊人類,缺乏對守城將士情感的描繪。影片中的皇帝被塑造成了一個庸碌無為的少年,僅靠景甜口中所謂的“心存大義”,無數將士冒死抵抗怪獸,放在21世紀的今天,無論如何都讓觀眾感覺虛假,要知道一直被我們蔑視的好萊塢電影,其影片中的主人公也早已擺脫了完人形象。
片名取名《長城》,影片前半部分也重點展現了長城的,通過幾場激烈的戰爭場面積累了情緒,本應該在後半部分爆發出來,然而,突然一個轉折,饕餮們已經穿過長城去攻擊都城汴梁,於是,主角們不得不乘著熱氣球回到了汴梁守護都城,前面累積的情緒轟然中斷,無法讓觀眾繼續投入到劇情,高潮也就變的毫無張力。
三、《功夫之王》
2008年上映的《功夫之王》由成龍和李連杰兩大功夫巨星主演,雖然電影賣點十足,但口碑反響平平。據了解這部電影製作成本花費5億,還不包括後期的宣發費用在內,最終全球票房為8.8億元,未能收回成本;
這電影真的腦洞夠大啊!因為痴迷中國功夫所以穿越來拯救天庭,拯救孫悟空?操著一口彆扭的中文讓人齣戲!
劇情設置也太老套了!因為孫悟空被戰神設計封了,在最後之際將金箍棒送下凡間,必須由特定的人找到金箍棒親手送回天庭才能解救孫悟空,而這個人竟然是幾千年後的美國人。這是什麼緣什麼分啊?
從始至終最強烈的感覺是,這部電影,並不是拍給中國人看的。
它的目標群體應該是那些對中國元素感興趣又知之甚少的外國人們——功夫以及功夫明星們,西遊記和孫悟空,儒釋道的哲學思想,及其他。對於沒有文化背景和常識的他們來說,不需要一個深邃的主題,只需要一場浮華的展示。只要一切選中設定的目標的因素盡數登場,整個舞台便可以搖曳生姿。
最大看點就是李連杰和成龍的打戲吧,這種真實又有美感的真是難遇了啊,一個痞痞的,一個又是安靜的美男子,難得看到的組合!
四、《王的盛宴》
《王的盛宴》最致命的傷,就是整個劇本的結構鬆散,邏輯混亂。到最後揭開“真相”的時刻, 觀眾早已不關心這個“真相”到底如何了。
影片給人的衝擊力90%依靠視覺的震撼,剩下10%依賴於優美的音樂。從這點來講,遍覽新近上映影片,王的盛宴無出其右。
但一部影片的好壞衝擊力只佔一小部分,或者說屬於錦上添花之選。
一部影片最重要的是在於它的故事性,在於導演駕馭整部影片調動各方因素表現他的主題。
項羽、韓信、蕭何、張良都是時代響噹噹的人物,國士無雙,在本片裡面如同打醬油的小弟一般來也匆匆,去也慘慘。項羽只會擺pose、韓信整天叨叨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麻痺的說你不反都沒人信。張良整天調整他的草藥。而蕭何則是對典籍和歷史發了瘋的癡狂。以至於到最後揭開“真相”的時刻, 觀眾早已不關心這個“真相”到底如何了。
四、《富春山居圖》
錢沒少花,追求的也是國際大片的頂級視野,只可惜電影修為沒到位,塊狀的大片追求死活捏合不到一塊,發力有餘而控制不足,最後成了大片片段的堆積,而非電影故事。
在長達兩小時的瞎白活中,無論是以劉德華為首的男演員也好,還是以林志玲、張靜初為代表的美女演員也罷,折騰了半天幾乎沒有出彩的地方,反而是那無所不在的植入廣告給我印象深刻,從畫面對商標的特寫、到無節操的赤裸裸的廣告台詞,我的神啊,真的是各種廣告、因有盡有。
各位主演在表演方面也幾乎毫無亮點,該裝X的裝X、該花瓶的花瓶、該打醬油的打醬油,再加上故事本身也幾乎毫無新意和亮點,在特效處理方面完全抄襲好萊塢沒有絲毫創新,真的只能說是一部只比一塌糊塗好上那麼一點的電影。
五、《滿城盡帶黃金甲》
場面足夠宏大,色彩十夠豐富,演員足夠吸睛,但都不能彌補故事的單薄。
《滿城盡帶黃金甲》是一部華麗的電影,服飾華美、場面鋪張,比之前的《夜宴》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張藝謀的導演水平要比馮小剛高明許多,錯落有致的鏡頭以及壓抑的氣氛營造,讓這部片相對緊湊和動人許多。
不過在影片商業元素的控制和把握上,張藝謀顯然有些力不從心。
影片開頭的宮女起床場面和王的軍隊回歸的平行蒙太奇敘述似乎很難讓人把它們聯繫在一起,鋪張到極致的場面,給人的感覺倒有些索然無味了。不錯,在天福客棧屠殺蔣太醫一家的情節是驚心動魄的,但逃脫不了古裝片仇殺與逃亡的陳規,張藝謀在很多場面上極盡炫耀,譬如藥房裡成百上千御醫的流水作業,成千上萬的太監清理戰場以及合唱之類,但這事實上對影片的敘事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是單純淪為賣弄的場面。
到最後給人感覺就是啥都想說,啥都沒說好。
六、《無極》
三年的拍攝,三億多的資金投入,狂轟爛炸的媒體攻勢,當年吊足了人們的胃口。
但影片除了景色優美,想像力奇特之外,可以說是一無是處。
整個電影除了開頭的万牛奔騰還馬馬虎虎(說馬馬虎虎是因為場面上的特技太假,不過音效還湊和)以外,其他的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無論是風景還是特技外加服裝,一個字——“爛”。我就真不明白了。那3億多人民幣陳大導演弄哪裡去了?
七、《封神傳奇》
2017年上映的《封神傳奇》,雖集結了范冰冰、梁家輝等眾多明星,號稱投資5個億,但最終票房2.84億。
如果豆瓣能打負分,我會毫不猶豫地給《封神傳奇》。因為跟它比起來,《滿城盡帶黃金甲》、甚至連《無極》都可以堪稱良心之作。
影片令人噁心的美學、劇情之隨意性、胡編亂造的角色、裝神弄鬼的表演,卡司表演準備不充分,毫不掩飾的土豪暴發戶吃相,都成就了這部絕世爛片。
劇情設定中西結合,神魔大戰生生變成“神經病大戰痴線佬”。紂王成了滅世黑龍附身的魔君,和妲己一起玩雙龍出鞘。他們捉了地球上最珍貴的種族——靈族,引發周武王一方前來拯救。結果來的也是精神病患者。
如果將此片的氣質抽象成一個人的形象,那就是一個帶著爆粗金項鍊的土豪,被打腫臉還充胖子。
我敢說後十年之內,不會有比它更爛的片子,如果有,那一定是它的續集。
八、《澳門風雲3》
澳門風雲系列最爛的一部!
前兩作還算有笑點有打戲支撐起弱爆主線。這部完全是在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你,就算集齊全世界的大牌明星,如果你劇本不好,照樣是部爛片。
從第一部到第三部,除了明星越來越多,場面越來越大,情節與細節一直維持在相同段位的低水準狀態。
張家輝與李宇春的情感線,唯一的化學反應就是讓人尷尬。周潤發負責裝瘋,張家輝賣傻,劉德華耍酷,只有張學友違和地深情著,他們的任務似乎就是來湊片長到最後來句恭喜發財。
這樣一部影帝影后扎堆的電影口碑渣到爆炸,果然也就王晶能做到了。這幾年王晶已經徹底的放棄了尊嚴,成為了圈錢導演屆的楷模,只能說他的片子沒有最爛,只有更爛。三部《澳門風雲》之後,觀眾就算有再多的“賭聖”情懷也是白扯了。
九、《大轟炸》
《大轟炸》歷經8年拍攝,耗資數億元的高成本大製作,颯然已成為一部爛片。
《大轟炸》這部電影改編自抗戰時期,整部電影的內容真的如片名一樣。從電影的開頭到結尾,真的是五分鐘一大炸,三分鐘內一小炸,以及不斷的轟炸,雖然說是為了突出標題,與之遙相呼應,但也不能全靠轟炸啊,那麼這部電影有什麼意義呢?
這部電影是通過多線平行敘事來解讀這一段抗戰故事,但這樣一個多線敘事哪有那麼容易調度操作的,不出所料隨著劇情的發展全線線崩潰,並且沒有一條線的線索被完美演繹出來,全部垮掉。
還有像呂良偉、任達華、謝霆鋒等所有大牌演員都在玩打醬油走過場,看了半天都不知道這些人存在的意義在哪,網友都說最有亮點的不是演員,竟然是麻將,麻將演的很好,從頭到尾能都在打麻將。
十、《西遊伏妖篇》
整部電影就是在賣力氣的搞笑,一切為搞笑而搞笑,亂七八糟的故事情節,簡直就是毫無邏輯可言!情節混亂,主線不明!看完才恍然大悟,從頭到尾就是為了湊時間而已好弄成105分鐘!
當年投資最大的10大爛片,你看了幾部?哪一部暴擊了你的三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