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狂飆》播出後,飾演高啟強的張頌文被誇上了天,網絡上每天數十數百篇文章、視頻,誇演技(《狂飆》裡的和過去各種角色),誇人品(《狂飆》拍攝現場和過去作品的拍攝現場)。
誇完然後挖委屈並替他打抱不平,然後把多少年前的一個誤會搬出來,要替張頌文兩肋插刀,把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導演張紀中嚇得半死,一把年紀了深更半夜地起床寫微博回應網友的批評。
網友們真的把張頌文誇到天上去了,彷彿他是古往今來中國演技最好、人品最佳卻遭受了最不公正的表演藝術家一樣。
看著人們一邊倒地誇讚張頌文,攻擊老導演張紀中,我不禁想起張小斐獲得金雞獎之後整個網絡誇讚張小斐而攻擊孫茜一樣,然後張小斐長達兩年沒有一部像樣的作品,而孫茜參演了多部電視劇。
張頌文演技如何,我覺得要等著看他接下來參演的電視劇和電影再說,如果也是一部劇偶然成名,然後就是長時間地悄然無聲,那說明他在《狂飆》之前的悄無聲息並不委屈,只不過是《狂飆》這部劇的其他角色優秀,把他襯託了出來,顯得他也很優秀一樣。
很顯然我們的網絡輿論是不成熟的,且不說抬一個就要踩一個這樣幼稚的言論,最起碼看問題是片面的。如果張頌文足夠優秀,四十多歲的他,從業十幾年,要紅早就紅了,哪裡需要等到現在呢?
現實中過去就有很多這樣的演員,因為某一部劇的某一個角色突然紅了,過去和之後都悄無聲息,但他就憑這部劇成了所謂的著名演員吃一輩子。
但如今不行了,任何人都無法憑一部劇一個角色吃一輩子,沒有和知名度相匹配的新作品,就會慢慢被市場淘汰,被觀眾忘卻。
要證明張頌文優秀,最起碼還要他再參演兩部劇的主角證明自己,他得成為票房保證,一個劇組能夠靠他吃飯,這才是一個角兒。
《狂飆》裡有大量的角兒,唯獨張頌文不是,他需要更多作品來證明自己,一成名就讓曾經的導演難堪,他還不出來幫導演解圍,這樣做人,大概率沒有導演願意用他。
混圈子,第一是人脈,你在別人因為你而難堪的時候不能主動出來做些積極解圍的事,怎麼還能指望其他人日後邀請你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