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蘇曉彤、王子奇等主演的古裝劇《御賜小仵作》日前宣布將於3月21日在TVB播出,港版名為《機智女法醫》。 TVB將重新剪輯該劇,由內地原版的36集剪輯為20集播出。
3月28日下午公佈的直播收視數據顯示,該劇首周錄得23.1點,比友台自製神劇《反起跑線聯盟》高4.53倍。
而在TVB的短板網絡領域,《機智女法醫》也同樣勝過了《反起跑線聯盟》。根據網絡搜索引擎Google的數據,前者的熱度指數在過去一周裡一直領先。
我們先來看看故事。
《御賜小仵作》的故事發生在唐中晚期,為了製約宦官權勢宣宗特設三法司,三法司辦案極重仵作之事,於是每年各地仵作紛紛來考。
女主楚楚(蘇曉彤飾)來自西南山區仵作世家之女,從小立志成為一名仵作,於是女扮男裝終於來到長安城參加仵作考試。
到京城後女主恰好遇見一輛馬車將一位老伯撞了,並且發現老伯的傷處有異,然後以專業知識識別出老伯是碰瓷的騙子。
整個過程被男二大理寺卿景翊整個過程被男二大理寺卿景翊(楊廷東飾)看到,詢問女主後給了她一個令牌,讓她拿著令牌去面試。
在面試中女主錯把男主安郡王蕭瑾瑜(王子奇飾)當作了考試題目,雖然鬧了笑話但是她作為仵作的能力得到男主認可被暫時留下幫忙驗屍。
女主、男主和男二的三人破案小團隊初步成立,隨著一個個案件的調查,楚楚的身世和蕭瑾瑜父親之死的疑點慢慢浮現出來。
而所有的線索都劍指西南,於是男主一行人決定去黔州尋找線索。
以上就是該劇的劇情,作為一部小成本的網劇,《御賜小仵作》並無流量演員,這部劇的主角蘇曉彤、王子奇都算是娛樂圈的新人,內地上線後豆瓣評分一路上漲到8.4,好評高達90%,還成為豆瓣熱度全網第一的劇集。那這部小製作的透明網劇,憑什麼能讓觀眾如此上頭,甚至給出“吊打明星流量劇”的稱讚?
第一、對仵作還原度高。
從劇名《御賜小仵作》就可以看出,這部劇主要是以作為仵作的女主展開的,不同於一些對於仵作職業的點到為止,這部劇對仵作的刻畫很細緻。
比如大家對仵作都很忌諱,女主住的客房會被店家嫌棄,因為沒有人願意睡仵作睡過得床,用仵作用過的碗筷。
作為仵作的日常驗屍工作,劇中也仔細進行展示。
比如女主在驗屍的時候,面對屍體她會對其認真觀察、觸摸然後通過工具檢驗,從而推斷出死者的死因和死亡前的行為。
這些推斷出的結果都是基於存在在屍體上的事實而來的,並非是猜測。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和很多劇中驗屍隨便一看就得出結論的情節相比,《御賜小仵作》對於仵作的職業展現的仔細嚴謹。
同時在女主驗屍過程中劇中還配上漫畫,不僅避免了屍體帶來的不適感,還兼顧了專業性和趣味感,讓觀眾眼前一亮。
第二、推理過程邏輯嚴謹不降智。
作為一部探案劇最大的看點便是推理,而《御賜小仵作》在播出的集數中呈現出了大量的推理劇情。
從女主楚楚剛入長安識破碰瓷騙局、仵作驗屍考試、再到受害者家裡查看案發現場,全是高能推理情節。
在推理案件的時候,主角破案不再靠說幾句台詞,而是通過嚴謹的推理和合理的案件推演來進行。
比如偵破大臣嚴明被殺一案。
女主先在查看現場了解了案發時的情況,在既有的證據基礎上通過和男主扮演死者和兇手還原案發現場然後反複驗證推理。
比如死者是在拿畫讓對方看時被殺的,說明死者和殺手相識,而通過一劍刺穿畫殺對方可以避免血濺到殺手衣服。
死者被殺瞬間無法呼叫,所以外面人聽到了聲音是殺人偽裝的,案發後害怕自己沒有不在場證明,所以凶手直接把自己變成了目擊者。
為了順利離開,提前把殺人工具和偷拿的東西都藏在案發現場,以備後來去取。
通過多次的演示,兩個人理清了整個案發過程,最終將兇手鎖定在一名舞姬。
這樣的推理過程在劇中隨處可見,這種層層遞進的推理過程和沈浸式的斷案方式,不僅讓案件偵破過程具有真實性,還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感官。
同時在斷案時,男女主角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團隊,男主是領隊,女主是法醫,男二和女二是武力擔當。
四個人各司其責,配合得天衣無縫,難怪網友稱它是古裝版的《法證先鋒》。
第三、言情不狗血,人設很清醒
《御賜小仵作》融合推理與言情的方式很有借鑒意義,言情劇情整體佔比不足故事的10%,不會影響推理節奏,卻又能撩動甜寵愛好者。
編劇在言情線的創作上,也很注重邏輯設定,而不是一味發糖。
女主楚楚雖然可愛呆萌,看起來心很大,但對於一個古代女性,又從事當時社會不理解的仵作行業,她遭受過很多詆毀和質疑。
在楚楚的堅強外殼下,包裹著渴望被認可的心,而男主蕭瑾瑜對每個正當行業都很尊重,即使質疑楚楚來歷,仍舊站出來回擊詆毀她的人。
一個需要被認可,又欽佩“玉面判官”的女仵作,一個珍惜人才、尊重事業女性,又有一顆赤子之心的男推官,他們擦出愛情火花概率相當大。
而且編劇在愛情觀及角色設定的探討,更讓言情愛好者眼前一亮。
尤其是女主不經意間對男主的撩撥堪稱一絕。
在斷案時對男主“上下其手”,給男主的手帕秀了骨頭,問起原因女主說:
那是人胸前左側第五根肋骨,因為這是人身上離心最近的地方,把手放到這根骨頭上,就能摸到心在怦怦的跳,這是我最喜歡的骨頭。
這獨屬於仵作的浪漫,真是太過撩人啊。
主角團人設前後遞進很圓潤,基本上沒有大崩過,從小要好的兄弟不會因為挑撥與一時誤會而不加解釋得翻臉,高智商的主角不會突然掉線。
即使是男三號蕭瑾璃,編劇給他塑造了有趣的二哈性格時,也不會為了“二哈”而背離他的將軍身份,面對私仇時他會下意識用將領思維回應。
這是很有說服力的設定,身份、性格、成長背景是需要統一的,在突出其中一個特色時,一定要考慮能不能兼容,能不能讓觀眾信服。
第四、格局有高度,內核不膚淺
一部好劇的共性,除了角色有衝擊力、故事精彩緊湊以外,一個有能量的故事內核,是作品口碑穩定在高分的關鍵。
在這方面編劇王倦的作品一直很注重內核塑造,《大宋少年志》的團魂與家國大義、《慶餘年》的平權概念,皆讓作品有了出圈的格局。
《御賜小仵作》兩位編劇全是“新人”,卻並沒有放棄借藝術來探討人生,用藝術傳遞正能量的理念,他們給作品注入了厚重的靈魂。
劇中每個正派角色幾乎都有可讓觀眾“借古喻今”的學習之處,公職人員蕭瑾瑜對普通人安全的理解放在當下也值得借鑒。
冷月與楚楚在男尊女卑社會下追求職業理想的勇氣與努力呼應了女性力量。
作為女性,她知道在只認可男人的行業裡得到機會有多難,她是幫楚楚,也是為了幫身為女性的自己,女子間的互助,能打開更廣闊的天地。
女配不是心機代表,她可以與女主之間產生精彩的火花,只會寫男性友誼和女性撕逼的編劇,委實應該拋開脫離現實的狗血,擁抱一下有能量的新視角了。
一部口碑佳作,第一層要先讓觀眾看到了藝術的精彩,被故事吸引;第二層再讓觀眾從故事裡看到人生的能量,激發觀眾的向光之心。
這樣的作品,才是從品相到內核都充滿誠意的創作,《御賜小仵作》的誠意其實並沒有達到超級神作的級別,但它的誠意,在當下卻很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