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僅8000萬? 《中國乒乓》沒爆,真的可惜了


2023年春節電影檔,已經結束了。

其實已經沒有什麼電影值得去關注了。

畢竟該封神的,已經封神,該賺錢的也已經賺錢了。

但是在電影院線上,還是有一部電影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就是鄧超的新片《中國乒乓》。

原本我以為這部電影的票房應該不錯的,至少砍下幾億票房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是剛剛我看完這部電影的票房,確實嚇了一大跳,這部電影總票房居然才8000多萬!

這就多少讓人有點意外了,畢竟晴晴是看過這部電影的。

不管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劇情的節奏上,晴晴個人都覺得這部電影相當不錯啊!

先說演員演技!

至少孫儷的演技,真的讓我眼前一亮!

雖然這部劇是一部以男性為主的電影。

但是孫儷這次在這部《中國乒乓》中確實貢獻了最多的淚點。

比如這一幕,那就是鄧超飾演的戴指導被領導追到家裡追責,甚至領導還質問他是不是貪錢了?

一開始作為妻子的孫儷,一直只是在旁邊聽著,可到了後面她實在聽不下去了,就端著一碗粉就跑過來替丈夫發聲。

這個時候,孫儷紅著的眼眶,以及為丈夫喊冤的語調,真的瞬間就能讓人感受到她的情緒。

當然這都不算啥,孫儷在這部電影中,真正高能,真正讓人破防的還是這麼一個鏡頭。

那就是最後總決賽的時候,明明孫儷都已經站在場館裡面了。

可是她卻不敢進去看比分多少了,她就一直站在場館的大門口聽著裡面的聲音。

延伸閱讀  投資上千萬,為霍元甲拍的電影,為何被霍家後人告上法庭?

等到裡面的服務員跑出來了,她就去詢問服務員裡面到底是多少比分了。

而當服務員一臉好奇的看著孫儷道:“你怎麼不進去看比賽?”

這個時候,孫儷的表情真的絕了。

緊張,擔憂,都在孫儷這個妻子的臉上。

這就是好演員,這就是好演員。

就連王寶強在現場看完電影以後,都對孫儷的這段表演贊不絕口。

當然除開孫儷以外,鄧超的演技也相當出彩啊,有這對娛樂圈的明星夫妻檔壓軸,還有許魏洲,段博文等人助陣,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其實不差!

再說劇情節奏!

晴晴想說的一點是,這部電影真的做到了要淚點,有淚點,要笑點有笑點!

先說淚點,這麼幾個細節,是最讓我破防的。

一個就是乒乓球隊想申請一個國外最先進的錄像分析設備,可是體育局裡卻沒有資金。

最後戴指導沒有辦法,只能自己想招,那就是帶著中國乒乓球隊的隊員去陪私企老闆們吃飯喝酒,甚至還讓他們表演節目,原地倒立。

說真的,看到這一幕,誰不會破防呢。

當然除開這個細節以外,還有後面乒乓球員們被派到全世界各地學習先進技術。

沒有上場的機會,只能當球童,只能被欺負。

這一段經歷,也是看的人破防了。

至於笑點呢,就是乒乓球運動員們在宿舍的生活了,半夜一群乒乓球員們翻牆出去玩。

剛剛翻出牆,就遇到了戴指導。

而更絕的還是戴指導一張床舖一張床舖的找東西,他一找一個準。

延伸閱讀  定檔預約破百萬!張若昀白鹿一出手,“王炸”就來了

就這一段宿舍細節,真的有趣。

還有片中的鄧超和孫儷的一段床戲,也是相當有趣!

那就是白天鄧超剛和領導吹完牛,說他們家他能做主!

可是到了晚上一回家,妻子一得知他為了留住別的教練,讓出了單位分給他的福利房。

孫儷一腳把他踹下床的鏡頭,真的把我笑瘋了。

所以說這部電影不管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劇情的節奏,晴晴個人都覺得相當不錯。

而且這也不是晴晴一個人這麼認為,至少在豆瓣上這部電影的評分就在7分,已經足以證明這部電影的質量相當可以。

而在貓眼上的評分更是高達9.4分,更是能夠證明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質量相當認可的!

既然觀眾的評價都這麼高,為什麼這部電影還是沒有爆呢?

就目前來看,這部電影最大的一個失誤可能就是檔期真的出了重大失誤!

原本這部電影計劃是大年初一,就是和《滿江紅》,以及《流浪地球2》一起上映播出的!

但是誰能想到,等到大年初一一到這部電影既然改檔到大年初三了,而接下來更神奇的事情又發生了,那就是大年初三播了幾天,片方覺得票房不好,又選擇了撤檔擇日再戰。

而這一撤檔,直接就從春節檔撤到了情人節檔期。

兩次改檔,確實直接導致了這部電影的票房失敗。

當然除開這個原因以外,還有一部分觀眾覺得,是鄧超俞白眉這個組合,勸退了不少觀眾。

因為之前鄧超和俞白眉聯手,確實出了不少爛片。

比如《分手大師》,比如《惡棍天使》等等。

還有觀眾覺得是體育題材本來就不吃香,反正各種原因都有。

但是這些原因目前來看已經都不重要了。

延伸閱讀  無限流電視劇的鼻祖,上線大爆的開端,有什麼看點

這部電影注定會是鄧超的一部敗北之作,只是希望日後,鄧超還能有再戰大熒幕的勇氣,其實他真的是一個好演員,這次確實是諸事不順,可惜了!

你們有看過這部《中國乒乓》嗎?歡迎大家和我聊聊這部電影喔!

文/晴晴的娛樂日記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晴晴的娛樂日記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


Posted

i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