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芳華》,芳華的故事看似樸素,但也讓愛的顏色顯得更加濃烈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影《芳華》,走在那個西南邊陲小鎮的火車站,透過它斑駁的牆壁、鏽跡斑斑的鐵軌、磨的發亮的石頭塊兒,似乎能感受到那個滾燙而發熱的年代,而從眼前轟隆而過的綠皮車載著無數人的青春芳華一駛而過。芳華的故事看似很樸素,但也讓愛的顏色顯得更加濃烈。劉峰對丁丁的癡情與愛,讓他陷入了一種英雄主義式的自我犧牲中,只為博得良人一。

他的愛是笨拙的,笨拙到放棄了去進修高升的大好前程,笨拙到甘願一人戰死沙場,笨拙到失去了所有後才感受到何小萍對他痴痴的愛。但正是他的這份痴,也為他贏得了“活雷鋒”的稱號,可誰人能懂他這份痴的背後,其實是對一個妙齡女子的愛。小萍對劉峰對癡情與愛,是將自己內心從小到大內心缺乏的愛與安全,寄託在了一個給過她溫暖和平等的男人身上。小萍原生家庭的破裂,導致她一直用笨拙的方式去表達愛。

為了表達對身陷牢獄中的父親的愛,她偷偷拿走舍友的軍裝去拍了一張照片寄給父親。面對舍友的糾纏拷問,她也絲毫不回懟。她壓抑在心中的那份愛與恨,在那個得知文革解放的晚上躲在床上被窩裡得到了釋放。這是全片讓我淚流的一個地方,當在現實的家庭裡得不到足夠的愛與尊重,我們總是會懷念那個在世界上某個地方曾給予過我們純粹的愛的人。天真的小萍以為走進文工團,就是在徹底和過去的家庭說再見,可現實卻是,她仍然會帶著以往經歷的創傷進入新的環境,面對新的問題。

直到遇到劉峰這個“活雷鋒”,一個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習慣性照顧和關愛身邊的人,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何小萍就像漂泊無定的浮萍一樣,偶然間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根能給她帶來安全感的稻草,她也盡全力死死守候著這根稻草。事實也證明,無論時隔多久,她依然一直關心和愛著劉峰,也許在某一刻,她已經孤注一擲的把自己的愛全部給了劉峰,無論他是怎麼樣的,無論他身處在何方。

畢竟這是一個曾在她生命黑暗日子裡給過她溫暖的人。穗子對黃燦的愛,是那麼的小心翼翼。穗子是屬於那種在幸福家庭長大的孩子,她是幸運的,有自己的愛好,並且也得到了很好的釋放。善於寫作讓她在文工團脫穎而出,並且這也成為了她離開文工團後的飯碗。當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暗戀的黃燦表白時,那一句“我們兩家是門當戶對的”讓她頓時語塞,她沒有歇斯底里的嚎叫,而是偷偷將那封藏在樂器盒裡的情書拿出來,將它撕碎灑向天空,理性與樂觀也讓她快的回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

延伸閱讀  《芳華》才過去5年,3位女主事業差距大,嫁人的苗苗才是人間清醒

思緒拉回到現實,眼前掉了漆的綠皮火車來來往往,載走了一批又一批人的青春年華,也記錄了那些在戰爭年代追逐過的愛與痴。如今的綠皮火車已被更先進快速的高鐵動車取代,我們這一代人何嘗不也在追逐著屬於自己的愛與恨,也許我們追逐的速度在加快,也許我們會少了很多只能在時間的積澱下才會有的長情,但還好我們都還有對愛的渴望。

.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