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一場浩浩蕩蕩的反性騷擾運動,從最初的好萊塢電影業,逐漸席捲到各行各業,並影響到整個世界。
它之所以能發人深省,引起巨大反響,和兩位女性記者的跟踪調查脫不開關係。
她們便是《紐約時報》的朱迪·坎特和梅根·圖希,兩人在2017年發表的一篇深度報導中,詳細揭露了米拉麥克斯影業創始人哈維·韋恩斯坦的駭人劣跡。
韋恩斯坦的性侵醜聞一經披露,引起大眾嘩然,英美警方終於不敢輕視,經過一番取證調查和開庭審判後,2020年3月,韋恩斯坦被判入獄23年,並正式註冊為性犯罪者。
2019年,朱迪和梅根也將兩人對這一事件調查的始末出版成書,書名便是《她說》。此番環球影業出品的新片《她說》便是根據這一同名書籍改編而來。
影片沒有從韋恩斯坦性侵事件切入,而是從梅根對特朗普醜聞事件的跟踪調查開始。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激戰正酣,《紐約時報》的記者梅根·圖希(凱瑞·穆里根飾)試圖揭露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一樁性侵醜聞,證人和故事都已齊備,梅根甚至收到了特朗普本人的電話表態。
之後受害人瑞秋收到了一件不明快遞,裡面裝滿了噁心的排泄物;而梅根則接到了不明來電的死亡威脅。在一雙看不見的“大手”操控下,不管是幾位被性侵過的女性,還是想要揭露這一切的梅根,只能敗下陣來,毫無反抗之力。
五個月後,梅根在《紐約時報》的同事朱迪,打算對工作場所的極端性騷擾事件展開深度調查,而在她收到的幾樁醜聞披露中,哈維·韋恩斯坦成了重點關注對象。
這位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上帝之手”,獨立電影人的慷慨伯樂,實則常常做出不齒之事。
羅斯·麥高恩,那位在羅德里格茲的電影《恐怖星球》中扮演斷腿女俠的尤物;格溫妮絲·帕特洛,因《莎翁情史》而獲得奧斯卡影后,並在《鋼鐵俠》系列中因扮演“小辣椒”而為人熟知的女星;當然,還包括像安吉麗娜·朱莉這樣的超級巨星。
這些女星們大多在面試、劇本會,或是電影節期間,被韋恩斯坦約到私人酒店包間裡,企圖猥褻侵犯。
除了大大小小的女星,韋恩斯坦對身邊的秘書、助理和辦公室女職員也從不放過。
面對這些涉世未深的二十來歲的女孩,韋恩斯坦最常用的PUA口頭禪便是:她們(其他的女職員)都是這樣做的。
等結束後,韋恩斯坦並不擔心東窗事發,因為對於這類性侵罪行,受害者很難向警方提供切實有效的證據,加上韋恩斯坦財大氣粗,經過一番暗箱操作,很容易讓受害者在司法體系面前束手無策。
此外,由於受害者都從事於電影行當,惹惱韋恩斯坦後,她們便再也無法找到其他工作。於是乎,為了生計著想,這些女孩只能走上秘密和解的道路。
可一旦如此,她們便落入了韋恩斯坦的圈套。律師們在和解條約上的不公平條款,讓韋恩斯坦只需要付出極少的代價,便能讓受害者從此無法張口。此外,有關性侵過程中的錄音和受害者的口供及聊天記錄,所有證據都將被收回銷毀。
片中,那位早年間在韋恩斯坦身邊擔任秘書的中年女性,面對突然登門拜訪的梅根,情緒極為複雜,險些失控。
一方面,她巴不得這位《紐約時報》的記者早點到訪,從而將自己的恥辱洗刷乾淨,也能把韋恩斯坦這個魔鬼送入大牢;但另一方面,她又無法將那些傷痛經歷和盤托出,既是為了不讓身邊的家人遭受非議,同樣也受制於當年簽下的保密條款。
而隨著朱迪和梅根的層層調查,她們不僅找到了當年的那些受害女性,試圖挖掘出韋恩斯坦的樁樁醜聞,而且也通過對米拉麥克斯影業的前首席財務官、韋恩斯坦的私人會計等重要人員的暗中採訪,逐漸掌握了韋恩斯坦的“獵食模式”和擺平手段。
片名“她說”的第一層意味,當然是朱迪、梅根這兩位勇敢無畏的女性記者對於韋恩斯坦性侵事件的跟踪調查,並最終撰文發聲的過程。但其第二層意味同樣不可小覷,它指向了那些克服恐懼,最終站出來指證韋恩斯坦的受害者們。
而整部影片的結構,便是在朱迪、梅根兩人的一次次採訪,受害女性們的一次次傾訴中完成的。
作為一部直面女性群體遭受性侵傷害的影片,《她說》最為突出的一點便是“女性意識”。
片中的朱迪和梅根並不只是記者,同時也是母親。朱迪在影片一開始便是兩個女孩的媽媽,而梅根從調查特朗普性侵事件時懷有身孕,到調查韋恩斯坦時患有產後抑鬱症,都在表明女性所面臨的種種困境。
她們既需要在工作中完成個體的社會價值,同樣也需要在家庭建構妻子/母親這樣的倫理價值。
即便如此,她們還得面臨社會上各種隱性的侵犯。
片中特意安插了兩個看似不起眼的橋段。一個是梅根產後首次上班時,在路上被一個男人不經意地摸了一次胳膊,但她不曾意識到。
而另一個則是梅根和朱迪在酒吧聊天時,被一個陌生男子打斷,後者令人厭煩且有冒犯性的搭訕,最終引來梅根的怒斥。
你看,”侵犯“可以在任何場合發生。因此,不管是那些看似星光熠熠的女演員,還是職位低微的女職員,在韋恩斯坦的商業帝國中,更難逃脫這位暴君的魔掌。
但如果將《她說》放在類型片上來看,它著實存在不小的問題。這一通過記者調查事件真相,最終揭露某種社會頑疾的影片,更像是偵探片和行業類型劇的糅合。
最具代表性的此類電影,乃是1976年的《總統班底》。這部由達斯汀·霍夫曼和羅伯特·雷德夫聯袂主演的影片,聚焦於尼克鬆的“水門事件”,通過黑色偵探片的況味,將政治陰謀的詭譎營造得異常精彩。
而新世紀以來,此類型的代表作要數2015年的《聚焦》。它雖然是部主打群像的新聞調查電影,但導演湯姆·麥卡錫讓整部影片始終跌宕起伏,情節間的前後推動力,以及事件的逐漸擴大化,都讓人印象深刻。
從對幾名孌童神父的調查開始,擴大到對波士頓幾十名神父的重新審視,從驚醒到這竟然是個普遍的心理病症,到發現這一嚴重事件竟然有天主教高層的庇護,《聚焦》讓新聞工作者成為擎起火把的勇士,也讓他們成為目睹人性崩壞的最初的一批人。
而這一點在《她說》中是缺席的。本片更多采用的是一種循環往復的展示策略,一位位受害女性的傾訴,一次次傷痛經歷的複沓。雖然後半段加入了一些和韋恩斯坦關係密切的財務人員的情節,但本質上並沒有改變影片本身的單薄和重複。
換句話來說,《她說》更多是一部讓人感到女性不易的詠嘆調,而非大開大闔,令人醍醐灌頂的進行曲。對於一部改編自韋恩斯坦性侵事件的影片來說,還是有所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