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活著》是能讓人接受的“活著”
電影《活著》是由余華的原著小說《活著》,改編而成,張藝謀導演執導的。
葛優飾演的是男主福貴,鞏俐飾演的是女主家珍,1994年首映。
絕大多數看完原著《活著》的讀者,都會難以接受最後的結局,因為實在是看不到希望,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
正因為如此,電影《活著》為了迎合時代,照顧觀眾的心情,所以給《活著》留下了希望。
電影版與原著的主要不同點
其一:原著中福貴的兒子有慶是被不良醫生抽血抽死的,電影裡有慶是被汽車撞倒圍牆砸死的;
其二:福貴的女婿二喜在劇終的時候,並沒有被砸死,還活著;
其三:福貴的老婆家珍也沒有隨女兒鳳霞而去,還堅強地活著;
其四:福貴的外孫苦根也沒有被噎死,而是快活地活著。
其五:原著福貴和家珍生活在鄉下,靠種地為生,電影裡他們生活在城裡;
電影版《活著》最揪心的片段
片段一:有慶的離世
無論是看書,還是看電影,這個片段,都可以讓人肝腸寸裂。電影裡是春生因為疲勞駕車,不小心撞倒了圍牆,把有慶壓死了。
片段二:鳳霞的離世
鳳霞與二喜本來是非常幸福的一對,他們應該攜手奔向未來,可是因為歷史客觀的原因,鳳霞生出苦根後,突然大出血,離世了。
電影《活著》是忠於原著的再創作
電影《活著》的故事脈絡是與原著如出一轍的,都是講述了福貴的一生。
福貴從小身在富貴人家,後因為賭博傾家蕩產,接著父親被氣死;
接著家珍回娘家;福貴改邪歸正,家珍又回來;
然後福貴被捉壯丁;福貴逃回來;福貴母親死鳳霞聾啞;
最後福貴的兒子有慶死;女兒鳳霞死。
電影《活著》的再創作主要表現在它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更多的表達了我們的下一代會更好的活著的希望。
電影《活著》因為《活著》成為經典
如果你沒有看過原著《活著》,如果你的內心過於脆弱,那麼你可以先看看這部電影《活著》。
如果你看完了這部電影《活著》,覺得還想更深入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那麼你可以再去看原著的《活著》。
同樣是“活著”,作者和導演雖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結局,但是都給予了我們思考的空間。
雖然每一個人的境遇,處境,階層都是不盡相同的,但是我們都有同一個目標,那就是活著。
其實“活著”很簡單,那就是為自己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