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前最後一次觀影,開播10分鐘主席放聲痛哭,放映被迫中斷


1976年大年初一,這本是闔家團圓的時刻,但是在毛主席晚年的住所內,一聲聲啜泣卻打破了這安靜的環境,空氣盡是悲傷的味道。

醫護人員吳旭君和毛主席的機要秘書張玉鳳相視,將目光從電影熒幕上移開,全部轉移到了毛主席身上!

晚年毛澤東

本來大家都在看電影,而只見毛澤東看著電影卻淚如雨下,時不時的還用手帕擦拭著眼角。

不等吳旭君勸說,原本只是啜泣的毛主席竟嚎啕大哭起來,這一幕驚呆了吳、張二人。

此刻的毛主席和他們印像中的那位端莊、不失禮節的領導人有著天壤之別,安撫了很久,毛主席才平緩過來心情。

當二人問起原由的時候,毛主席才緩緩的說:“我只是想到了往昔崢嶸歲月。”

那麼,究竟是什麼電影竟能勾起毛主席心中的悲傷呢?毛主席晚年又是怎麼樣的狀態呢?

晚年毛澤東“娛樂生活”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毛主席已經年屆八旬,因為終日為國事操心,夜不能寐,以至於各種老年病全部都找上了毛主席!

他的臉上再也沒有了昔日的紅光滿面,呈現在工作人員面前的是被病痛所折磨得蒼白臉色。

由於大量的吸煙用眼過度,在1971年的時候,毛主席被診斷出了大葉性肺炎與老年白內障,不得已毛主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只能臥床靜養。

晚年時期的毛澤東

但進入70年代後,許多革命時期就與毛主席一同戰鬥的同志相繼離世,這讓毛主席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不能自拔!

尤其是1972年陳毅同志去世後,毛主席悲痛異常,情緒一直很低落!

面對這種狀態的主席,醫護人員心急如焚!眾所周知,病人養病需要良好的心態與環境,主席這樣悲傷,甚至將自己關在房中獨自難受,無論如何是不行的!

而或許就是這段時間流淚過多,再加上憂愁時刻主席總喜歡讀書解悶,久而久之主席的視力也出現了問題!

起初工作人員擔心不已,主席是國家的領袖,眼睛出了問題怎麼得了?而後經過醫護人員的診斷,主席是患了老年性白內障。

雖然不是很嚴重也可以治療,但在手術之前主席基本上只能暫時忍受失明的痛苦!

那段時間裡,毛主席幾乎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心中的煩悶與苦惱可想而知!但即便如此,毛主席從不隨意發脾氣,甚至有時候還會開導身邊的工作人員!

而工作人員除了發覺主席不像以前那麼健談之外,並沒有發現其他異常!

但是張玉鳳作為主席的機要秘書,她對主席的痛苦感同身受!

因此她總會想方設法的逗毛主席開心。

毛澤東熱愛讀書眾所周知,他在延安的時候就說過“一天不讀報是缺點,三天不讀報是錯誤”,而他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晚年。

但是患有白內障的眼睛幾乎失明,根本不允許他長時間的閱讀,於是張玉鳳就充當起了主席的雙眼,將看到的新聞讀給他聽。

除了給主席讀書、讀報、讀文件,張玉鳳偶爾還會帶主席“看”電影。

畢竟一個人只能在床上靜養是十分乏味的,電影的聲音也就成為了毛澤東為數不多的娛樂,也是他了解社會文化的一種方式。

延伸閱讀  2023年近50部香港電影,你們最期待哪一部?

毛主席經常會因為電影的情節動容,他曾因為電影《雷鋒》潸然淚下,看著那年僅22歲的鮮活生命逐漸遠去,內心百感交集。

雷鋒同他一樣,幼年時期家中並不是富足,也沒有受到什麼高等教育,憑藉的都是心中堅定的選擇,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信念。

看著演員雷鋒的所作所為,毛主席不由得動容,他敬佩22歲的雷鋒年紀這般小卻有這樣的思想覺悟,他同樣惋惜雷鋒同志的英年早逝。

而《創業》也曾贏得過主席的眼淚,主人公憑藉自己的堅持和辛苦,見證了中國石油的發展歷史。

這一步步走得十分辛苦,毛主席了解到熒幕上奮鬥的年輕人,不由再次淚濕眼眶。

最受毛主席喜歡的是根據小說《糧食採購隊》改編的電影《難忘的戰鬥》。

1976年的春節,大街小巷都洋溢喜慶和歡樂,但是在毛澤東的小院當中卻不像街上那麼熱鬧。

電影《難忘的戰鬥》

冷清的小院中,只有幾個戰士和毛主席身邊的人員在裝飾著,顯得有一點過年的氛圍。

這時候張玉鳳將毛澤東最愛的家鄉菜端了進來,但是深受病痛折磨的毛主席已經沒有辦法下嚥,只是艱難地吃了幾口。

看著為了自己忙前忙後的幾個年輕人,毛主席說道:“倉庫中還有些炮竹,你們出去放了吧!”

而後聽著耳邊炮竹的聲音,毛主席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

趁著難得的快樂,毛主席又提出看電影,於是張玉鳳播放了當紅的電影《難忘的戰鬥》。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毛主席生前最後一次看電影!

毛澤東與張玉鳳

《難忘的戰鬥》

《難忘的戰鬥》原著作者孫景瑞曾在1949年的時候追隨解放軍南下與戰士們一起完成採購糧食的任務。

這些難忘的經歷讓他將自己的生平寫成了一部小說,並被上海製片廠拍攝成電影。

影片圍繞敵軍想要摧毀糧倉,大搞破壞,新生的人民政權保護糧食,穩定政權而進行鬥爭的故事。

影片中我軍勢如破竹,敵軍節節敗退,但也有不少戰士犧牲!

劇中趙冬生一角被敵特分子暗算壯烈犧牲,但是一切以大局為重,沒有時間緬懷這些烈士,戰士們迅速消滅了殘匪們,立即開始了救火,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完成了糧食的搶救。

《難忘的戰鬥》劇照

本來大年夜晚上能夠陪同主席一塊觀影,對於這些工作在毛主席身邊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開心的!

因此影片一開始,大家就都專心致志的觀影,可等影片播放到十分鐘左右,熒幕上出現了大批的解放軍戰士湧入城中。

百姓們夾道歡迎,鑼鼓喧天,更有學生們為解放軍吶喊歡迎的畫面時,那一聲聲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的吶喊震撼著每一位觀影者的內心。

看到這一幕,毛主席指著電視詢問吳旭君:“那時候歡迎解放軍戰士的學生隊伍中有你麼?”這一句話勾起了吳旭君的回憶。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的時候吳旭君還在讀書,她親眼見證了上海的解放,這一直是震撼她內心的存在。

張玉鳳也難掩激動地點了點頭,看著熒幕上英姿颯爽的解放軍戰士,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延伸閱讀  《特戰榮耀》導演發文道歉

就在大家結束對話,開始再次專注於影片時,張、吳二人同時聽到了身邊若有若無的啜泣聲!

正當大家尋找聲音的來源時,才發現此刻坐於熒幕正前方的毛主席在哭泣。而隨著眾人圍攏上來,主席的哭聲越來越大!

工作人員急忙關停了影片,並將毛澤東安置好,讓他避免二次情緒崩塌。

作為醫護人員的吳旭君深知毛主席的身體狀況,連忙安慰主席不要激動,更何況毛主席在不久之前才做完白內障手術,這麼哭下去對眼睛很不利。

吳旭君與毛澤東

眾人都慌張地安撫著毛主席,等待毛主席情緒平復之後,才說出了真實的原因。

“我黨經歷了太多太多的磨難與考驗,新中國的建立離不開每一位革命戰士的努力。

正是有他們的犧牲我們才能過上現在這樣的生活,只是再次看到解放軍戰士再次進城的時候,百姓夾道歡迎,心情難免激動”。

為了革命的勝利,我們犧牲了多少的戰士,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實屬不易,毛主席這時的心情有激動,有惋惜更有能夠讓人們過上好日子的欣慰。

毛主席注重感情眾所皆知,這件事也更彰顯出來了毛主席的性格,而正因如此,晚年接二連三的噩耗不斷磋磨著這位老人那脆弱的神經!

壓垮毛澤東的三件事

其實毛主席看《難忘的戰鬥》嚎啕大哭的原因並不只是他說得那麼簡單,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周總理的逝世!

1976年1月8日,週總理因病醫治無效逝世!得知這位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老戰友離開,回想起與週總理數十年的奮鬥經歷,毛主席內心的悲痛可想而知!

周恩來

早在1967年的時候,週總理就已經被診斷出患有心髒病,但他日理萬機公務繁忙,工作起來廢寢忘食,不規律的作息和繁重的工作壓垮了周總理脆弱的身體。

發展到後期的時候,週總理必須每天通過吸氧才能夠入睡。就在醫護人員想方設法為總理醫治的時候,1972年周總理又被診斷出來換上了膀胱癌。

儘管大家一致勸說周總理放下工作先治病,但是為了國家的發展,週總理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就這樣一直拖著病情,以至於最後的病痛的折磨下幾乎日日便血。

周恩來與毛澤東

但他不顧醫生的囑託和身邊工作人員的阻攔,每天仍然工作極長的時間,甚至有時通宵達旦的工作。

這個時候的周恩來,已經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他的體重甚至跌倒了不可思議的61斤。

毫不誇張地說,周恩來是在拼命工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生信條貫穿了他的整個人生。

因而毛主席在得知了總理逝世的消息後,巨大的悲痛襲上心頭,他也忍不住地失聲痛哭起來! 1月15日,當人詢問毛主席是否參加週總理的追悼會的時候。

躺在床上的主席再次濕了眼眶,他嘗試了幾次想要起身,可是病痛纏身的他早已身不由己。最後只能無奈地拍了拍浮腫的雙腿,有氣無力地說:“我走不動了!”

毛澤東

週總理逝世後,幾個月內毛主席都茶飯不思,好不容易隨著天氣的回暖,主席的身體狀況有了些許好轉,同年7月,朱老總突然過世!

得知消息後,毛主席悲痛難當,他強撐著病體詢問:“朱老總得上了什麼病,怎麼真麼快就……”他沒有在說下去,只是囑咐著要辦好後事。

延伸閱讀  86版《西遊記》中的紅孩兒,曾在當紅的時候隱退,現在怎麼樣了?

朱德也是毛主席歷經革命考驗的戰友,他們為這革命事業共同奮鬥,朱德和周恩來的相繼去世給了毛主席從未有過的打擊。

看著身邊的人一個接著一個離自己而去,毛主席的心中悲苦難耐然而他又沒有地方去訴說,孤獨感在此刻也湧現了上來。

朱德

此後,毛主席時候一個人偷偷哭泣,也不願意和人交流,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死了以後,你們要經常來墳前看我”!

聽了這話,大家都非常難過,安慰毛主席要好好養病,國家離不開他!

可就在毛主席沉浸在朱老總逝世的悲傷中沒有走出時,河北唐山發生了大地震!

當得知地震災區房倒屋塌,無數群眾被埋在廢墟中時,毛主席情緒再一次失控!他放聲大哭,這哭聲中既有傷心難過,也有自責愧疚和無能為力!

唐山大地震

1976年8月18日,中共中央發出了毛主席生前最後圈閱的一份文件,內容是關於抗震救災的。

此後毛主席因病時常陷入深度昏迷,雖然每次醫護人員都盡力搶救,但1976年9月9日凌晨,偉大領袖毛主席還是與世長辭,離開了他最不捨的國家和人民群眾!

當毛主席去世的消息發布之後,舉國上下一片悲哀,蒼山頓首,江河嗚咽,萬民同哭,泣不成聲。

毛主席向來是個性情中人,他會因為回想起戰士們的犧牲掩面痛哭,他會因為摯友的離去而悲痛不已。

更讓他情緒崩潰的就是,聽聞唐山地震這樣的天災讓給自己拼命想要給幸福感的百姓流離失所,傷亡慘重,這一件件事逐漸積壓在了毛主席的身上。

讓他晚年不僅要飽受身體不適帶來的痛苦,還有精神上的折磨,我們沒有任何辦法抵擋時間的流失。

我們也不能抹平已經衰老的人面容上的臉頰,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位已經為國家操勞了一輩子的先驅人物與我們漸行漸遠。

但是毛主席的思想和他的豐功偉績,會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每個中國人都會有一句話是刻在骨子裡的“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