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口碑下滑!觀眾齊喊棄劇,有2個問題不容忽視


《底線》這部劇作開播後熱度一直遙遙領先,口碑評價也遠超預期,原本國產行業劇就很難出爆款,能夠達到《底線》這樣的水準屬實是難能可貴。

這部劇作從一開始就放出了辱母殺人案,職場性騷擾案以及直播猝死案等,極具代表性,但隨著劇情的不斷發展,能夠明顯的看出《底線》口碑下滑,不少觀眾齊喊棄劇。沒想到開局表現搶眼的《底線》,又出現了高開低走的現象。

看過目前更新的劇情后,有2個問題不容忽視,也是直接導致大家棄劇的原因。

第一,葉芯人設太氣人

《底線》這部劇中的大部分角色給人的直觀感受就是真實而又接地氣,法官沒有被刻畫成絕對光偉正的形象,甚至一上來就用辱母殺人案告訴觀眾,法官是人不是神,也會有判錯的時候。

唯一一個讓人接受無能的就是葉芯這一角色,她總是習慣性地站在道德製高點上指責別人,並且為了自己心中所謂的正義,去左右別人的決定。比如在職場性騷擾案中,李芳凝已經打算撤訴,葉芯卻勸她繼續上訴。

李芳凝的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輿論的眾矢之的,包括王秀芳作為母親,也能夠感同身受。而從事法官這一職業是有明確規定的,不能替他人做決定,也不能私下與當事人見面。

但一直都用各種嚴苛條例要求別人的葉芯,到了自己就是雙重標準,把能犯的錯誤都犯了一遍。私下里與李芳凝見面還被抓了個正著,險些造成更大的輿論。

而她之所以要堅持讓李芳凝繼續告,並不是因為她的勝算很大,勝率反而並不高,只是因為葉芯覺得李芳凝應該站出來,為更多有類似遭遇的女性發聲,避免後續出現這樣的狀況,甚至還認為受到侵害的女性不應該害怕輿論。

葉芯簡直就像是生活在空中樓閣一般,完全不知道什麼是現實的生活,如果不是李芳凝案勝訴,可想而知,李芳凝將來會背負著什麼樣的罵名,但葉芯不管這些,只想著她自己心中的正義。

延伸閱讀  爆款新劇《底線》用全新視角重現典型案件,解讀對判決的最終意義

作為“法條姐”,葉芯對法規倒背如流,但剛來到法院時,僅僅只是跟著領導視察,她就把自己當成了方遠等人的頂頭上司。聽到周亦安用法律之外的小手段讓老賴還錢,她還不分青紅皂白地給對方背法條,換到自己身上卻是一個錯接另一個錯。

辱母殺人案上,很多人都不認同宋羽霏的判罰,方遠也不認同,但作為好友的他認為宋羽霏有自己的想法。而葉芯與宋雨霏並不熟,原本只是方遠把她拉來想著人多熱鬧,給宋雨霏慶祝生日,她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

不僅當著宋雨霏的面直接指責對方判得有錯,根本不認同宋雨霏的任何說法,直接把對方氣哭。出了門又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十分綠茶的向方遠道歉,還表示自己應該感同身受,出了門這麼說早幹嘛去了?

而在處理之後的小情侶奶茶店案件時,因為她自己經常去店裡喝過奶茶,與兩人相熟,又忘了自己是一個講規矩原則的法官,告訴方遠,自己想幫幫他們,而不是站在中立的位置上去調解評判。

當兩個小情侶連吃飯的錢都快沒了,不敢再繼續上訴時,她又跑去勸兩人繼續上訴,還有勝訴的可能,葉芯的說法依然是如果他們不站出來,還會有很多人像他們一樣上當受騙,那麼整個社會就徹底亂套了。

每一個公民明明都有自己是否選擇上訴的權利,但葉芯為了自己心中所謂的正義,總是習慣性的道德綁架別人而不自知。在小情侶奶茶店這件案子上,她非勸對方繼續上訴,結果就是一敗塗地,最後她又內疚的讓人家撤訴。

能力不行還想要讓別人為她的正義買單,這樣的角色只會讓觀眾看得氣不打一處來,而大家的評價也是一致認為女主人設太差勁,讓人看不下去。

第二,江歌案改編與現實不符

《底線》選擇的這些案件,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並且大部分都討論度極高,在前不久的劇情中,《底線》更是大膽的改編了江歌案。

對於一部與時俱進的法治劇而言,將這一案例搬上熒幕的確很有代表性,但問題是《底線》並沒有將這一案件改編的貼近實際,反到有很多細節都與真實的案件相去甚遠。比如受害者居住的房子門是向外開的,到了劇中變成了向內開。

延伸閱讀  幾乎集齊了爆款劇全部因素,這部古偶小甜劇為啥扑街了

而真實的案發現場還有傘的位置等細節,在《底線》中統統都被省略,不僅如此,還把備受大家詬病的劉鑫改編成了葛晴晴的形象。由於葛晴晴的人設並沒有讓人覺得十惡不赦,僅僅只是在道德層面應該被譴責,這就使得很多觀眾還為葛晴晴站隊。

對這一案件有所了解的觀眾或許知道劉鑫與葛晴晴有很大的差別,她的所作所為比葛晴晴更加可惡。但不了解的觀眾很容易誤以為現實中劉鑫的做法,無非就是像葛晴晴一樣,從而對她產生一絲同情心。

這就使得案件與現實出入太大,儘管劇中法院判定葛晴晴需要做出賠償,但與現實中差得太多,會造成錯誤的引導。

不少觀眾對案件的改編也感到不滿,作為一部取材自現實的行業劇,本應該無限貼近現實,才能夠真正起到給觀眾們普法的作用,這種大刀闊斧的改編,最終呈現在熒幕中的也不過是將某幾處進行複刻,反而不痛不癢。

不可否認,《底線》並非是一部一無是處的作品,但前期顯露出來的品質讓大家有多麼驚喜,後續的劇情就讓人有多麼失望。女主的人設自始至終沒有改變,除了讓觀眾看的血壓飆升,也沒有其他作用,案例改編越來越敷衍。

只能說《底線》的這兩大問題,直接給劇作拖了後腿,原本能夠成為今年行業劇中的領頭羊,如今看來實在是讓人食之無味,太可惜了!

.


Posted

i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