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部電影完全不是穿越過去,而應該是與母親雙雙進入母親的臨終前的潛意識中,母女二人互相成全的電影。標新立異的影評可以理解,但是完全沒看懂,然後再不知所云的亂說一通真的愧對影評人這三個大字。其實不把媽媽當母親來拍,而是把媽媽當成一個有生活,有性格的人來拍,就已經很有女性意識啦。女性導演的電影太少了,以女性視覺去拍攝的電影更少,這部電影還是不能算是女性主義的電影。
只能說導演是女性,是雙女主的電影,並沒有深入探討什麼女性議題,但這不影響我喜歡這部喜劇電影,在過年能看到一部討喜的電影我覺得很值得。畢竟賈玲是馮鞏老師的親傳弟子,當年報的相聲專業,老師就是馮鞏。這不比看央視春晚小品好嘛,想看的小品演員都在電影裡。我作為一個世俗中的平凡人,一部電影能讓我又哭又笑,並且在看完後留下深刻印象回味無窮。
我就覺得這個票錢值了,這幾個小時沒白費,可能它確實有缺點,但是能讓我沉浸進去,至少作為一個沒有專業學過電影這方面知識,只是被小品吸引過來的人來說,我覺得拍得可以了。電影的創作是為了緬懷她已逝去的母親而不是恰錢,大部分情節也是真實發生過的,情感也是真摯的,全片沒有尬點,可能技巧不如更專業的導演,但完全在及格線以上。不知道您在講些什麼,難道為了所謂的電影效果就要魔改人物性格和劇情嗎?
這很合理嗎?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要成就經典,對大部分人來說,只要情感傳達到位,引起人們共鳴,同時故事情節敘述完整,笑點淚點合理佈置,它就是好的作品。因為現在很多作品連以上幾點都做不到。最後,請給予他人之不幸應有的尊重!電影裡面李煥英有一句台詞“為什麼你就不相信我覺得我的生活很辛福呢”。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生活要活成王琴才叫辛福。
所以看著李煥英穿越回去慣性希望她像所有爽文小說那樣改變生活。可是真的只有活成王琴才叫辛福嗎?可是你看李煥英她一直在笑,她真的很開心。電影裡李煥英和賈玲說過下輩子還想和賈玲當母女,她要的不是自己女兒像王女兒一樣月薪八萬,只是希望她永遠健康快樂就行。而且最後電影揭曉出其實李煥英也是穿越過來的,她清楚地知道女兒做這麼多事情都是為了讓自己高興。
即使作為女兒的賈玲費盡心想撮合沈光臨和李煥英,但李煥英最後還是選擇賈文田,電影裡的回應是沈光臨要去深圳之前對冷特和張江說:廠裡都傳開了,賈文田追了英子3年,我追了她一星期。但我對這麼安排的理解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即使中間有波折還是會按人生劇本原來寫的那樣發展。 (還沒揭開李煥英也是穿越過來的線時我這麼覺得)。
英子是真的很愛賈玲這個女兒,因此即使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也不惜放棄,為的就是這一輩子都能與女兒賈玲相守,她只需要女兒健康快樂就行,並不需要她像王琴女兒那樣月薪八萬。這麼安排再次展現李煥英對賈玲的愛。那個一生很幸福的時候,我就猜到媽媽穿越了,然後我後面那個他倆跳二人轉,我發現鏡頭在賈玲身上的很多,然後我更懷疑了,然後看到最後,我真的好難過,我一開始以為媽媽最後會沒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