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替身武師”到“國際巨星”,成龍110部電影全盤點


如果問當今的哪位中國演員在華語影壇的影響力最大,那麼可能還會有些許紛爭。但是如果問當今的哪位中國演員在世界影壇的影響力最大,那麼成龍必定當然不讓。今天小編就按照時間順序把成龍大哥從影60年中的110部電影來一個全盤點,看他是如何從“籍籍無名”的替身武師成為享譽世界的“功夫巨星”的。

1954年在美國駐港領事館做熟食的房道龍迎來了自己的第三個兒子,因為是在香港出生的,所以就給他取名為陳港生,這便是之後的成龍! !房道龍夫妻兩人在幾年後前往澳洲打工,成龍也隨父母移居澳洲,但因為常常打架鬧事,因此讀完小學一年級就輟學在家。房道龍當然不可能讓成龍一隻直家裡蹲,便把七歲的成龍帶回香港,送到了於占元的戲劇學院去寄宿,在這裡成龍有著自己的藝名“元樓”,這家戲劇學院可以說是誕生了香港影壇的半壁江山,彼時還叫“元龍”的洪金寶以及元彪、元奎、元秋、元彬都是從這裡學成外出闖蕩的。有著“天下第一武指”稱號的八爺袁和平,小時候也在這裡學習過一段時間。 1962年八歲的成龍被出身梨園世家的女主角李麗華看中,在影片《大小黃天霸》中扮演她的兒子,首次銀幕觸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童星,一同參與演出還有他的大師兄洪金寶。在這之後,成龍以童星的身份接連出演了《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及《秦香蓮》,不過這些影片都是客串出演,對他以後的表演風格並無太大影響。 1971年17歲的成龍學藝期滿,離開了於占元,進入影視圈開始擔任武師,同年便出演了電影《俠女》,這是老派武俠導演胡金銓代表作,現在仍是豆瓣評分最高的十大武俠片之一,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就借鑒了本片的不少創意,只不過此時的成龍還只是個龍套,這部片子和他的關聯性不大,之後的幾年間,成龍接連參演了18部電影,不過基本上都是替身或者是龍套,並未給他帶來什麼收穫。 +俠女以後的18不電影直到1976年,他的演藝事業終於迎來了轉機,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的第二個篇章。因為當時的李小龍已經身故,香港電影市場急需另一位武打巨星,因此《精武門》的導演羅維想到了曾多次合作的武師成龍,邀請他加入了自己的影視公司,並為其量身打造了一部《新精武門》,成龍這個名字便是羅維在這時候起的!他試圖複製李小龍的成功,把成龍變成第二個李小龍。片中成龍的武打戲份也完全是複制李小龍的演法,凌厲!但是觀賞性並不高,一味的模仿帶來的只有失敗。本片上映後只收穫了45萬的票房,排在當年票房榜第60位。此時的羅維還未死心,接著帶成龍拍攝了《劍花煙雨江南》、《三十六迷形拳》、《蛇鶴八步》以及《飛渡卷雲山》等片,不過都是毫無意外的失敗,這之後的羅維便放棄了成龍,把他借給了吳思遠拍攝電影。因為之前的幾部電影慘敗,此時的成龍也在審視自己的表演風格,他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李小龍,自己不可能再成為他,他必須要在李小龍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才能在影壇站穩腳跟。為此他與吳思遠商量能否在舞蹈的基礎上增添笑料,這樣才能與市場上的李小龍跟風影片做出差異化。這個想法很幸運地得到了吳思遠的認可,因此拍攝了改變成龍命運的電影《蛇形刁手》。該片由成龍的師兄袁和平執導,外加香港第一位武術指導袁小田(拳皇里鎮元齋的原型)的加盟,讓本片的動作戲份異常精彩,硬橋硬馬的真功夫加上諧趣幽默的動作設計,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們的眼球。影片上映之後豪取270萬港幣的票房,雖然在當年的票房榜上只排在第八位,但是對於成龍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吳思遠趁熱打鐵為成龍投資的下一步片子《醉拳》,成龍在蛇形刁手中略顯稚嫩的功夫喜劇表演風格在本片中得到了更加完美,該片上映之後拿到了670萬的票房成績,奪得當年的票房亞軍!僅次於許冠文的《賣身契》。

接連的票房大賣讓羅維看紅了眼,把成龍從吳思遠手中要了回去,趁著熱度拍攝一部《拳精》,但是並未收穫理想的票房。而此時的成龍經過《醉拳》的打磨,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不願意按照羅維傳統的功夫片路子拍攝。為了留住成龍,羅維提議讓他同時拍攝兩部電影,一部自己執導的《龍拳》,另一部是成龍擔任導演的《笑拳怪招》。本片作為成龍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傾注了他很大心血,雖然劇情什麼的依舊簡單粗暴,基本上就是模仿《醉拳》的一套,但本片的優勢在於對道具以及環境的利用,無人能及!這種動作戲產生的觀賞效果自然是讓觀眾為之欣喜的。 1979年《龍拳》與《笑拳怪招》同期上映,《龍拳》收穫了100萬的票房,排在當年票房榜第52位,而成龍執導的《笑拳怪招》卻斬獲了544萬的票房,直接拿到了當年的票房冠軍!這一年的成龍只有25歲,在很多人是上學的年紀,他卻憑藉著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功成名就。看到成龍的實力愈加強大,羅維怕他脫離自己的掌控,便拿出了一個空白合同讓成龍簽字,以便自己日後的操作。羅維本來給成龍的薪酬就很低,成龍礙於之前的提拔之情沒有說什麼,這次空白合同直接讓成龍產生了反感,在羅維手下拍完《一招半式闖江湖》之後便離開了電影公司,通過師兄洪金寶介紹進入了嘉禾電影,開啟他人生的第三個篇章。進入嘉和之後的成龍得到了很大的創作自由,1980年底,嘉禾支持他自編自導自演拍攝的《師弟出馬》。

經過上一部《笑拳怪招》的磨練,他的這一部電影中的個人風格已經趨於成熟,雖然敘事節奏還是比較慢,但是能夠把喜劇元素貫穿下來,外加精彩的武打戲份,讓該片斬獲1100萬的票房成績,成為香港有史以來第一部破千萬票房的影片!這一年他只有26歲。 +師弟出馬趁著熱度,嘉禾公司把成龍推向了海外,在好萊塢拍攝的首部英語片《殺手壕》不但在港島拿到了570萬的票房,奪得當年的票房榜第三名,還在北美收穫了450萬美元的票房。第二年,他又與當時正紅的喜劇之王許冠文合作參演了第二部英語片《砲彈飛車》,雖然該片在北美收穫了7000多萬美元的票房。但是兩人在片中只能算是打醬油,不算是成龍的代表性作品。 1982年的成龍參演了四部影片,除了朱延平導演的《紅粉兵團》、《迷你特工隊》以及日語片《伊賀忍法帖》之外,唯一值得一提的就只有《龍少爺》了,片中在廟裡的打鬥戲份,現在看來也是精彩紛呈。該片上映後雖然也收穫了1700多萬的票房,不過很可惜碰到了另一部大作,許冠傑主演的《最佳拍檔》,因此《龍少爺》只拿到了年度票房亞軍。成龍敏銳地發現觀眾們開始對民國功夫片的審美疲勞,於是開始尋求轉變……

延伸閱讀  退!退!退!武俠劇又來丟人了

在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製造了《A計劃》。雖然該片的背景仍然是民國時期,但是劇情卻轉變為了海警抓海盜,故事更加貼近現代化,而且在本片中還解鎖了一個新技能,那就是玩命! !

樓鐘樓的這一跳讓他第二天就登上了報紙的頭條,也讓他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該片收穫了1900多萬的票房成績,雖然僅排在年度票房榜第三名,但是距離第一名《最佳拍檔2》也只有400萬的差距而已,而且這一年的票房亞軍也是成龍參演的電影,就是洪金寶指導的《奇謀妙計五福星》。片中成龍雖然不算是主角,但戲份卻一點兒都不算少。這一年除了上面的兩部影片之外,成龍還隔空參與了一部《龍騰虎躍》,這是羅維指導的一部片子,成龍此時已經脫離羅維公司去了嘉禾,羅維不甘心失去這個搖錢樹,於是利用剪輯手法,把《笑拳怪招》以及《拳精》中的成龍戲份和後來補拍的反派戲份剪輯拼湊成了這部電影。不過成龍自己的民國功夫片都不吃香了,這個縫合怪當然也是票房慘敗。 1984年的成龍參演了三部電影,一是客串了五秒鐘的《神勇雙響炮》,二是在《砲彈飛車2》中又打了一次醬油,第三部則是與洪金寶、元彪合作的《快餐車》,這部片子算得上是成龍的經典之一。片中不僅有各種令人印象深刻的笑點,還有異常精彩的打斗場面。片尾成龍與噴射機賓尼的較量還被黑帶雜誌評選為最精彩的十大影視打斗場面第二名! !

1985年對於成龍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年份,這一年他共參演了五部片子,其中《福星高照》和《夏日福星》分列年度票房榜第一和第二名。與洪金寶合作的《龍的心》與以往成龍電影不同,本片並沒有走純粹的動作片路線,也不見其以往擅長的喜劇作風,反而以情感戲作為主打,接近了文藝路線。成龍一直想嘗試文藝片的角色,想扭轉人們對於他只會拳腳不會演戲的老看法,本片算是讓他滿足了一半的心願。最後該片的票房也很不錯,拿走了年度第四名。這一年的另外兩部片子要好好的聊一聊了。其中的《威龍猛探》滿是陳年套路的好萊塢式動作片,動作場面不但少得可憐,而且十分的僵硬遲緩,完全沒有了成龍的風格。因為當時的成龍在好萊塢並沒有話語權,所以影片的製作,他也無法控制,他的想法導演也並不認可,因此成龍極為惱火,一怒之下回到了香港,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攝的另一部以警察為題材的電影,該片就是《警察故事》,除了高密集的追逐打鬥之外,本片也夾雜了多樣的笑料相調和,而且影片在緊張刺激之餘,也開創了成龍玩命的新高度,片頭車輛從山頂直衝山腳,在這之後成龍用雨傘勾公交車,直到片尾他從五樓一躍而下,無一不是華語影壇的經典片段。

本片在12月份上映之後,斬獲了2660萬的票房,位列年度第三。至此,本年度的票房榜前四位都被成龍影片所囊括其中!而這一部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警察故事》也成為了其從民國功夫小子喜劇過渡到現代警察英雄定位的里程碑之作。在這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他又拍攝了現代題材的《龍兄虎弟》,這部電影可能不是成龍最經典的代表作,但是卻讓他離死神最近的一部片子,在電影開始沒幾分鐘的時候,他從一棵樹上墜落到地面,頭部受傷,險些喪命。因此這一年除了一部之前客串的《扭計雜牌軍》之外,並沒有成龍的影片在1986年上映。而《龍兄虎弟》也是在成龍養好傷之後補拍了剩餘的戲份,於1987年上映。該片中成龍扮演的角色可以媲美於《奪寶奇兵》中的印第安納瓊斯,填補了香港影壇俠盜的空缺,因此斬獲了3500萬的票房成績,再次奪得年度票房冠軍!

延伸閱讀  堅持不懈13年麥克瘋因為夠瘋狂

趁著《龍兄虎弟》的熱度,成龍又把籌劃已久的《A計劃續集》拍了出來,而且本片與前作已經聯繫不大,演員方面洪金寶、元彪並未加盟,劇情方面只有一方參與海盜找成龍報仇,還讓人想起他和《A計劃》的淵源。不過本片以古喻今的政治宣言發表,反映成龍已經逐漸留意到影片的內涵和深度,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還算不錯的質量外加成龍的名氣加持,讓本片拿到了3145萬的票房成績,位列當年的第三位。這一年的香港票房市場也就只有周潤發排在第二名的《監獄風雲》能和成龍掰手腕,在這之後的成龍拍片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不再像之前那樣一年好幾部,而是靜下心來專心雕琢作品。 1988年僅參演了兩部片子,一世洪金寶指導的《飛龍猛將》,洪金寶,成龍、元彪三兄弟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片中設計了一段三人因誤會展開混戰的動作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抽成一團,非常經典。

另一部片子是《警察故事2》,該片仍是成龍自編自導自演,相比於第一部該片的打鬥依然精彩,警匪的戰鬥依然刺激,那些有趣的場景設計依然詼諧搞笑,而且文戲部分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其中阿美痛罵陳家駒的那一段長鏡頭,毫無疑問是全片文戲的高光所在。

雖然這一年的兩部片子質量都是極佳,但是卻只拿到了票房榜第二和第三名,這一年的票房冠軍被彼時風頭正盛的周潤發憑藉著《八星報喜》拿下了。為了拿回自己的票房冠軍,1989年的成龍抱著打造精品的想法,只推出了一部作品改編,就是翻拍自1961年美國電影《錦囊妙計》的《奇蹟》,該片在原作的基礎上做了大刀闊斧的改動,《錦囊妙計》中20世紀30年代的紐約搬到了同時代的香港,妙趣橫生的對比和環環相扣的情節,使影片的質量得到了保證。尤其是本片中的一段長鏡頭的運用堪稱登峰造極,鏡頭有推拉也有升降,隨著劇情發展,運動做的是完美無缺,這足以看出成龍的導演功底。

除此之外,在影片末尾的麻繩場大戰也是精彩紛呈,成功對道具的運用在這裡可以說是達到了爐火純青,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本片都足以讓他再一次拿到一個冠軍。只可惜這一年他又碰到了周潤發,一部《賭神》轟動港島!讓《奇蹟》只能屈居第二名。此時的香港影壇能和成龍爭奪票房市場,也只有一位周潤發。按成龍的料想,自己的精心打磨一個劇本,按照上次拿到票房冠軍的《龍兄虎弟》一樣,再拍一部探險尋寶的影片必定是能超過周潤發的,但是他沒想到90年代另一個人的橫空出世又把他的冠軍夢打破了。是誰呢?今天的節目先盤點成龍這前30年的作品,之後的90年代他是如何與另一位角逐的,新世紀後的他又是如何發展的?咱們下期再見吧。

.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