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兩年的“就地過年”,今年寒假,師妹也終於得以回了一趟北方老家,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似乎人對故鄉的情感也從最初的“逃離”變成了“眷戀”,具體表現在:以為自己吃慣了粵菜,卻發現自己還是長著一個北方胃;以為自己會害怕被父母嘮叨的日常,但睡在自己的小房間時,卻終於能放下大人的戒備,安心當起父母的孩子;以為自己和三姑六姨的關係早已淡漠,但是當她們拉起手嘮起嗑,你還是會感到真實的關心……
故鄉的一切都是熟悉、穩定的,它就像方言母語一樣,是永遠都融入到骨子裡的。就比如前幾天,我在愛奇藝上留意到一檔春節“賀歲檔”電視劇《假日暖洋洋2》,在劇中有看到一個非常動人的小情節:
劉濤飾演的上海單親媽媽、精英女強人、風險投資家程蔓(有點類似於“東北大妞版”的安迪),離開東北老家多年。
在2022年的春節假期裡,她原本計劃和女兒去三亞度假,卻不知想回東北的女兒偷偷買的是回哈爾濱的機票,一開始她對回鄉表現出強烈的“抵抗”。因為她討厭自己在東北的記憶,比如前夫、家中父母的爭吵、相對不便的鄉村生活等等,相比之下,她更享受擁有優異教育資源、工作資源的上海精英生活……
這種“抵抗”表現出來,用她女兒的話說:“你怎麼不像個東北人。”
但是當程蔓真的回到東北之後,很多細節卻還是能流露出她對故鄉的情感——比如吃到小雞燉蘑菇時,她臉上透露出的鬆弛感,是她在上海前所未有的。
還有回到家鄉時的那種“熟人社會”,讓她隨時不經意就變回個“東北大妞”。
還有一個很好玩的細節,程蔓坐著拖拉機前往妹妹開的半山腰的民宿,路上北方呼嘯,吹得程蔓怨聲連連,平時在上海慣於講利落的普通話的她,突然口中蹦出了一句句帶有東北大渣子味兒的“哎呀媽”,那一刻突然就明白了“鄉音”的可愛……
說起來,雖然今年春節賀歲檔電影、綜藝、電視劇都挺“熱鬧”,但能夠真的生動地引發我作為“打工人”共鳴的,可能就是《假日暖洋洋2》——很大程度上,它就展現了我們回家過年的樣子。
春節作為中國最為傳統、濃厚、全民性的節日,不論是都市精英,還是失意的“打工人”,都會在春節期間返鄉,而由返鄉引發的一系列家庭故事,又是各家各戶都不同——這種社會圖景其實很耐人尋味,但是一直以來單獨聚焦“春節”的賀歲劇,似乎少之又少。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或許還有以《家和萬事興》為代表的三集賀歲劇,每逢大年三十或初一上演家庭喜劇。但隨著春晚、互聯網的發展,加上商業價值的考量,這類賀歲劇越來越稀有。不得不說,愛奇藝是做出了一次大膽嘗試,《假日暖洋洋》相當於就是賀歲劇的回歸,而這樣一個帶有“返鄉元素”的春節檔電視劇,去年一經發出,就帶來了久違的感動。
之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假日暖洋洋1》,由姚晨、白宇、張靜初、大鵬主演,劇中有而立之年的經紀人許可依(姚晨飾)與暖男侯昊(白宇飾)的愛情升溫故事;有小夫妻宋小可(張靜初飾)與陳斌斌(董成鵬飾)的離婚鬧劇;有單親爸爸、抗疫醫生老溫與女兒溫若楠的親子衝突……《假日暖洋洋1》在去年,就曾憑藉其特別的題材獲得了認可。
不過作為“古老”題材的試新,或許《假日暖洋洋1》還有些許不足,但今年的這部《假日暖洋洋2》則將故事鎖定在“東北”春假7天,劇中註入了東北人特有的爽朗、灑脫、大剌剌的靈魂,使得故事性和趣味性進一步升級。
2
目前《假日暖洋洋2》已在愛奇藝播出12集了,故事的內容就頗符合春節合家歡的調性,講述程家大女兒程蔓(劉濤飾)帶著女兒回鄉,在妹妹程菽(張嘉倪飾)創業開的一間名為“雪語山房”的民宿中,程家人共同經歷了一系列的家庭故事,由此透露出東北人的生活態度、家園情感、文化性格。
作為賀歲檔中的劇集“春晚”,《假日暖洋洋2》依然保留了它強烈的賀歲特徵,比如劇中呈現了“春運列車”——
“春節催婚”——
“春節家庭大混戰”——
甚至還有熟悉的“春節討錢”——
當然,作為一部具有濃厚東北特色的家庭劇,劇中也少不了一些東北生活畫卷。比如東北家庭的“炕上嘮嗑”——
東北特有的景色風光——
還有劇中時不時誘惑讀者的東北地道美食——
不過,最打動人的,是劇中的家庭人物群像,劇中一共有三代人,每一代人都幾乎“復刻”了我們的生活。
比如倪大紅和倪萍飾演的一對東北老夫妻,他們就像大多數普通父母一樣喜歡拌嘴互損。母親會責怪丈夫不顧家,只顧在山上打獵、放馴鹿,父親則會心裡忌憚妻子的強勢和喧鬧……但這兩位“活寶”的吵架畫面,卻莫名地讓不少網友嗑起了cp……
而第二代人,相比之下則由於城市化,開始出現與故鄉的“斷層”。
故事中,對於第二代人的展現則主要聚焦在程家兩姐妹身上。程蔓(劉濤飾)作為上海的風投界女強人,在生意場上格外霸道,因為一份報告,讓看似渾不吝的“創二代”孔令麒(陳赫飾)事業頓時陷入危機。面對孔的軟硬兼施,她毫不心軟。
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有她的軟肋——和丈夫的家庭理念不和,很早以前就選擇離婚的她,將東北視為傷心地,她將所有對未來的期望放在女兒身上,成為了一個地道的虎媽,卻架不住女兒對故鄉的“隔代親”以及對父親的依戀。
另一廂,妹妹程菽的經歷更為“波折”。作為妹妹的她,從小活在姐姐的“光環”之下。
她熱愛表演,卻在外地跑了幾年龍套;談過一段穩定的戀愛,最終男方卻因為事業與她分手;事業愛情雙失敗的她,選擇回家創業,開辦民宿,但由於管理不當遲遲沒有起色,無奈只能找家裡借錢挽救,卻被父母拒絕,甚至被母親在家宴上大聲斥責……
兩姐妹的身上,有我們許多“打工人”的影子:與原生家庭多少存在些許不和睦、城鄉的割裂等等。
而第三代,就是程瀟飾演的程淼,以及程蔓的女兒豆豆。
程淼和豆豆都是被父母“逼著”成才的孩子,一個被母親給予厚望學習滑冰,
一個被瘋狂“雞娃”……
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第三代人的個人意識卻開始覺醒,他們懂得自己想要的生活,通常不想被置身於壓力之中:比如程淼,男友提出要去深圳發展,但她深知自己的實力無法在深圳完美立足,同時追求平等的戀愛關係,因此不願意為了求全而放棄自己故鄉的生活;
豆豆雖然在上海長大,擁有最好的教育資源,但她也同樣更嚮往故鄉,她不理解媽媽在生活中的“冷漠自私”,更嚮往姥姥、姥爺、爸爸的溫暖。
當然,作為一部喜劇,這部電視劇遠不止這些現實主義的元素。隨著程蔓回家,故事開展到第12集,一些柔軟的情感開始在笑聲中鬆動——
對於程蔓來說,在孔令麒的“感化”下,這個“冷都女”開始逐漸與自我、與故鄉和解。
比如,為討好程蔓,孔令麒學起了程蔓最討厭的東北二人轉,直接把程蔓嚇成表情包;
為幫助程蔓順利完成國際會議。孔令麒又根據應付前女友的經驗,買綠漆在東北蒼蠅館子裡做“綠幕”摳圖成會議背景。
程蔓女兒見義勇為“闖禍”進入警察局,面對程蔓對女兒的責罵,孔令麒又現身說法,勸說程蔓。無意中,他也成為了化解程蔓母女關係的“催化劑”,用他的世俗、通融、人情逐漸讓程蔓放下執念。
程菽也同樣如此。儘管母親對她“有怨念”,但父親的花式護女兒,帶著鞭子進場,吆喝著“誰欺負我閨女”,卻足以讓她又驚又暖。
暗戀了程菽三年的廖然放棄公司,自願來到程菽的民宿當一名廚師,並希望幫她把民宿管理好,不料被程菽父親看出了心思。
為逼出他的真實意圖,程爸爸索性直接領著廖然上山,威脅他不說真話就要在熊瞎子洞口放二踢腳,嚇得廖然當場表白立誓——蘇大強的演技可太好了,這頓“騷操作”直接給我半夜笑出鵝叫。
不得不說,這部劇的劇情,從目前來看還是很有爽感的,笑點頗為密集,就像東北人一樣——上頭。
比如東北人熱情。看到程蔓和女兒找不到車回家,為人熱誠的東北大姐列車長趙姨直接將母女帶回家,讓出主臥給兩人住。這種來自故鄉“熟人社會”的溫暖,頗讓異鄉人動容。
東北人豪邁,外鄉人孔令麒初入東北旮旯,以為是進了“狼虎窩子”,結果想不到對方竟熱情相待。民俗風情有多熱烈?就都在酒裡了!
東北人也潑辣。
夫妻吵架拌嘴是常態,就跟說相聲似的。
東北女孩更是仗義,見到曾幫助過自己的趙姨被丈夫出軌+家暴,豆豆更是直接站出來護在了趙姨的身前。
可見,《假日暖洋洋2》儘管是聚焦東北,但這些來自三代人的故事,卻依然具有時代感和真實性。比如像倪大紅和倪萍飾演的老夫妻,他們多像我們的大多數普通父母,嘴硬但心軟;
還有像楊玏飾演的廖然,張嘉倪飾演的程菽以及程瀟飾演的程淼,在愛情和事業之間,我們該如何做出選擇?是選擇為了愛情留在故鄉,還是為了事業遠走他鄉?
故鄉在老去,我們又應該如何與故鄉相處,《假日暖洋洋2》相當於給出了一個新的視角。
不得不說,藝術應該來源於生活。我們的中國式新年過去是以春晚文化作為標誌,如今春晚逐漸失去了“年味”,愛奇藝則以電視劇的方式來記錄“年味”,同時讓不同年代的人通過劇中的故事互相產生理解,這些具有濃厚煙火氣的家庭畫卷,這些一家人團團圓圓、打打鬧鬧、共度新年的場景,最樸實,但也最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