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賈玲第一次拍電影就能達到如此水準?主要有四個原因


2020年春節檔,一部《你好,李煥英》,憑藉搞笑跟煽情的完美結合,一舉成為當年的黑馬。 《你好,李煥英》最終以52億票房,躋身中國影史排名第二的電影。

而這部電影的導演賈玲,也憑藉一部電影作品封神,成為中國影史第幾位百億導演。

說實話,電影最初宣傳的時候,很多人的確很期待,因為對賈玲的喜劇天分已經很了解的觀眾,很好奇她首次作導演,拍出的電影會是什麼樣子。

但是當電影上映,不管電影領域專業人士,還是普通觀眾,都吃了一驚,因為很多人確實沒想到會這麼好看。

這部電影的巨大成功,也讓很多人看到一個事實,賈玲不光演喜劇有天賦,拍電影也是。

那麼為什麼賈玲第一次拍電影,就能達到如此水準?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天賦型選手

關於喜劇,賈玲的是天賦型選手。

當年高中畢業填志願時,中央戲劇學院老師打來電話,詢問她的專業。

結果賈玲不在家,她媽媽接的電話。因為媽媽的方言,電影學院老師誤以為賈玲要報的是“喜劇專業”。

所以原本想要學習戲劇表演的賈玲,後來陰差陽錯進了喜劇專業。

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說相當艱難。因為女孩子學喜劇,太難了,除了要會抖包袱,還要經常扮醜。可是大多數學表演的女孩子,最大的夢想都是想做影視劇的女主角,閃閃發光。

後來學了幾年,賈玲在喜劇方面的天賦漸漸展現了出來。如今,因為喜劇,她不一止在台上成為女主角。

延伸閱讀  電影《你好李煥英》,母親離世前重新經歷一遍人生,賈玲誤入其中

而喜劇方面的巨大成功,也讓她有做電影女主角,甚至做導演的機會。

如果成功是衡量標準,那麼賈玲通過喜劇,可以說達到了很多喜劇人,甚至電影人一輩子也到達不了的高度。

很多時候,天賦還是蠻重要的。

賈玲當初因為誤會走上喜劇道路,如今看來,竟似乎有著某種宿命的味道。

二、七年喜劇舞台的磨煉

除了天賦,長期的刻苦積累跟實踐也同樣重要。

此前七年的喜劇經歷,無疑為她這次電影上的成功,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跟勢能。

如果沒有這七年的實踐跟歷練,再有天賦的人,也未必能做到如此成就。

的確,在通往個人成功的道路上,持續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積累的專業人員,跟業餘愛好者之間的區別,韓寒講過一個故事。

當年足球踢得很好的韓寒,一度認為,自己。結果,一次聯賽,對手只是一幫小孩,整場比賽下來,他連觸球的機會都少得可憐,更別說進球了。而其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這幫小孩是專業選手,而他們這幫人,只是業餘足球愛好者。

其實無論足球領域、小品領域,還是電影領域,都是如此。想要在某方面有所成就,長期的持續積累跟練習,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獨一無二的生活經歷

看過《你好,李煥英》的觀眾,估計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跟寫文章一樣——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別人想要復制的可能性很小。

因為這部電影,從最開始的創意、選題,到最後的劇本創作,都融合了賈玲太多的個人經歷和情感在裡面。

延伸閱讀  央視春晚“七宗最”:賈玲、張小斐太好笑,姜昆重登春晚很高級

尤其是劇本部分,賈玲自己也是編劇之一,所以,最後的呈現效果,才能如此驚艷。

相信賈玲在做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帶著想要媽媽為自己驕傲的想法在做。

人物的內在靈魂,外在品質,都深深帶著賈玲母親的烙印。

所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有了這樣一部佳作。這樣的作品,這樣的創作過程,依託在導演的個人經歷而來,很多東西都是不可複制的。

四、個人品味

為什麼要說這個?因為就跟開飯館一樣,好的廚師,一定有良好的,甚至上乘的品味,能夠分辨出一道菜到底好不好吃,好吃在哪裡。

而一個差的廚師,則剛好相反。因為品味不佳,他會把一道道實際上非常糟糕的菜品,端給顧客,而且還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做得很好。

可是食客能吃得出來好壞,這就導致這樣的店生意常常不是太好。

廚師或老闆,可能會責怪大環境,可能會責怪隔壁店搶了自己的生意,可是唯獨不會覺得是自己的菜品有問題。

做小品,拍電影也是一樣。好的導演,自身的審美品味首先得很好,這樣才能判斷出來一部電影整體呈現效果應該是什麼樣,一個橋段,一個細節應該做到什麼程度。

從未拍過電影的賈玲,第一次拍電影就大獲全勝,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跟她的演戲天分,多年積累有關,跟她個人的審美品味也是分不開的。

其實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審美品味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

舉個例子,喬布斯做出的蘋果手機,一問世就幾乎秒殺了市場上幾乎大部分手機。這其中,除了追求完美,除了商業天賦,也跟審美品味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因為在喬布斯眼中,在他的想像中,一部好的手機就應該是那個樣子,如果做不到他想要的那個樣子,他寧可不推出這款產品。

寫在最後

延伸閱讀  又一諜戰劇官宣,五位帥哥三大美女加盟,網友:有望成為“爆款”

電影《你好,李煥英》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當然不是某一個單一因素決定的。它跟導演的天分,才情品味,獨特個人經歷,以及長期持續的專業積累都是分不開的。

所以,我很能理解賈玲拍完《你好,李煥英》後,宣布暫時不拍電影的決定。因為一個好的作品,需要耗費巨大的心力跟時間,同時還要有足夠的積累。

如果真的想要出精品,那麼一定時間的積累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這其實也能給我們在不同領域拼搏的職場人以啟示。要在某個領域做出成就,做出精品,真不是那麼簡單的。除了做自己天賦擅長的事,還要有足夠時間的積累跟投入。

.


Posted

in

by